“竹径通城下”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唐代   皇甫曾

竹径通城下”出自唐代皇甫曾的《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一作刘长聊诗)》, 诗句共5个字。

寒踪白云里,法侣自提携。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
仿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

诗句汉字解释

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一作刘长聊诗)

寒踪白云里,法侣自提携。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
仿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

中文译文:
在寒冷的白云中,法侣自行提携。
竹径通向城下,松门隔着水向西。
我正与你一同前往沃洲,不像那些迷失在武陵的人。
仿佛我才知道这个地方,高峰就是会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皇甫曾寄给净虚上人(一作刘长聊)的,表达了皇甫曾对净虚上人的赞美和对云门的向往之情。

诗的前两句“寒踪白云里,法侣自提携。”描绘了净虚上人仙风道骨,如白云一般清净高远的形象,以及他自己修行的决心和信心。法侣是指净虚上人,自提携表示他们一同前往云门。

接下来的两句“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描绘了云门的景色。竹径通向城下,表明云门所在的地方离城市并不远,但是松门却隔着水面,表示云门所在地的静谧和隐秘。

最后两句“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仿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表达了皇甫曾对云门的向往和对净虚上人的敬仰。他们一同前往沃洲,与迷失在武陵的人不同,仿佛他才真正了解了云门的地方,高峰就像是会稽一样美丽和神秘。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净虚上人和云门的景色,表达了皇甫曾对净虚上人和云门的崇敬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也给人以清新、高远的感觉,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和道家思想的追求。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ì jìng xū shàng rén chū zhì yún mén yī zuò liú zhǎng liáo shī
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一作刘长聊诗)
hán zōng bái yún lǐ, fǎ lǚ zì tí xié.
寒踪白云里,法侣自提携。
zhú jìng tōng chéng xià, sōng mén gé shuǐ xī.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fāng tóng wò zhōu qù, bù shì wǔ líng mí.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
fǎng fú fāng zhī chù, gāo fēng shì kuài jī.
仿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

“竹径通城下”平仄韵脚


拼音:zhú jìng tōng chéng xià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一马  (仄韵) 去声二十二祃  

网友评论


* “竹径通城下”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竹径通城下”出自皇甫曾的 《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一作刘长聊诗)》,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