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足计薄厚”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宋代   张耒

宁足计薄厚”出自宋代张耒的《感秋呈宏父兼呈周楚望三首》, 诗句共5个字。

西风吹我舟,系缆岸边柳。
萧萧落船叶,日夕烦我帚。
心惊芳岁晚,日月去如走。
搔我鬓边发,少壮宁复久。
平生拙谋身,辛苦为五斗。
苟逃饥寒忧,不敢择所受。
心因摧折低,面苦尘埃垢。
拳拳警前勇,俯俯蹈新揉。
功名委之命,宁足计薄厚
独遗古人书,千古相献侑。
我烹亦有鱼,我酌亦有酒。
非求与俗违,聊以安吾守。

诗句汉字解释

《感秋呈宏父兼呈周楚望三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风吹动我的船,系在岸边的柳树上。
萧萧地落下船上的叶子,日夜不停地烦扰着我的扫帚。
心中担忧芳华逝去,日月如飞般迅速离去。
我挠痒我的鬓发,年轻时光不会长久。
我一生都过着平凡的生活,辛苦地为了五斗米。
只要能逃避饥寒和忧愁,我不敢挑选所受的命运。
心因为挫折而低落,面庞上沾满了尘埃和污垢。
我紧握拳头,警惕地面对前方的困难,俯身蹲下,努力揉捏着新的机遇。
功名荣誉都委托给命运,我宁愿计较的是内心的厚重。
独自留下古人的书籍,千古相传,相互分享。
我烹饪时有鱼,我饮酒时有酒。并非追求与世俗相违,只是为了安抚自己的心灵守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的思考。诗中的西风吹动船只,落叶纷飞,日月如梭,表现了岁月的匆匆流逝和人生的短暂。作者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悟,表达了对年轻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中的“心因摧折低,面苦尘埃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外在环境的压迫。然而,作者并不气馁,他紧握拳头,勇敢地面对困难,努力寻找新的机遇。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功名和物质的追求,并表示宁愿计较内心的厚重。这表明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并不是他生活的唯一目标,他更注重内心的安宁和守护。

最后,作者提到自己烹饪时有鱼,饮酒时有酒,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他并不追求与世俗相违,而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安抚自己的内心。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对年轻时光的珍惜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困难的勇敢面对和对命运的顺从。这首诗词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抒发,引发读者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ǎn qiū chéng hóng fù jiān chéng zhōu chǔ wàng sān shǒu
感秋呈宏父兼呈周楚望三首
xī fēng chuī wǒ zhōu, xì lǎn àn biān liǔ.
西风吹我舟,系缆岸边柳。
xiāo xiāo luò chuán yè, rì xī fán wǒ zhǒu.
萧萧落船叶,日夕烦我帚。
xīn jīng fāng suì wǎn, rì yuè qù rú zǒu.
心惊芳岁晚,日月去如走。
sāo wǒ bìn biān fā, shào zhuàng níng fù jiǔ.
搔我鬓边发,少壮宁复久。
píng shēng zhuō móu shēn, xīn kǔ wèi wǔ dǒu.
平生拙谋身,辛苦为五斗。
gǒu táo jī hán yōu, bù gǎn zé suǒ shòu.
苟逃饥寒忧,不敢择所受。
xīn yīn cuī shé dī, miàn kǔ chén āi gòu.
心因摧折低,面苦尘埃垢。
quán quán jǐng qián yǒng, fǔ fǔ dǎo xīn róu.
拳拳警前勇,俯俯蹈新揉。
gōng míng wěi zhī mìng, níng zú jì bó hòu.
功名委之命,宁足计薄厚。
dú yí gǔ rén shū, qiān gǔ xiāng xiàn yòu.
独遗古人书,千古相献侑。
wǒ pēng yì yǒu yú, wǒ zhuó yì yǒu jiǔ.
我烹亦有鱼,我酌亦有酒。
fēi qiú yǔ sú wéi, liáo yǐ ān wú shǒu.
非求与俗违,聊以安吾守。

“宁足计薄厚”平仄韵脚


拼音:níng zú jì bó hòu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网友评论



* “宁足计薄厚”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宁足计薄厚”出自张耒的 《感秋呈宏父兼呈周楚望三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张耒简介

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