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出饮酒夜赋诗”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宋代   梅尧臣

朝出饮酒夜赋诗”出自宋代梅尧臣的《依韵和答王安之因石榴诗见赠》, 诗句共7个字。

当年仕宦忘其卑,朝出饮酒夜赋诗
伊川嵩室恣游览,烂熳遍历焉有遗。
是时交朋最为盛,连值三相更保厘。
谢公主盟文变古,欧阳才大何可涯。
我於其间不量力,岂异鹏抟蒿鷃随。
见君弟兄入太学,俊誉籍籍闻一时。
而今两鬓各已白,偶因赠酬言及斯。
升沉是非休要问,百岁欢乐谁能期。

诗句汉字解释

诗词:《依韵和答王安之因石榴诗见赠》

作者:梅尧臣(宋代)

当年仕宦忘其卑,
朝出饮酒夜赋诗。
伊川嵩室恣游览,
烂熳遍历焉有遗。

是时交朋最为盛,
连值三相更保厘。
谢公主盟文变古,
欧阳才大何可涯。

我於其间不量力,
岂异鹏抟蒿鷃随。
见君弟兄入太学,
俊誉籍籍闻一时。

而今两鬓各已白,
偶因赠酬言及斯。
升沉是非休要问,
百岁欢乐谁能期。

中文译文:
那年在朝官场忘却身份卑微,
朝夕外出饮酒,夜晚赋诗。
我在伊川的嵩室放纵游览,
美景无所不到,无所不留恋。

那时交友最为热络,
连续遇见三位相知的朋友。
谢公主以盟文才情动人,
欧阳修的才华又何可限制。

我在其中感到自己力量不足,
像鹏鸟随风飞翔,难以掌握。
看见你,兄弟,进入太学求学,
才华出众的名声传遍一时。

如今我们的头发已经白了,
偶然因为赠答才提及此事。
人生的起伏和是非不必追问,
百岁的欢乐又有谁能预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梅尧臣以和答王安之因石榴诗见赠的方式写成的。诗人回顾了自己早年官场生涯的经历,以及与谢公主、欧阳修等文人交往的情景。诗中抒发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光阴流逝的感叹,表达了对人生起伏和命运无常的体悟。

诗人首先描述了自己在官场中的境遇,忘却了自己的身份卑微,沉浸在酒宴和夜晚的诗作中。接着,诗人描绘了他在伊川的嵩室畅游的情景,赞美了那里的美景和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历。

诗人接着提到了那个时候结交的朋友,其中包括谢公主和欧阳修,他们的才华和魅力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诗人也自觉自己与他们相比才华有限,就像飞翔的鹏鸟无法掌握自己的方向。

最后,诗人谈到了与王安之的交往,看到了他的兄弟进入太学求学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自己的年华已经渐渐苍老。诗人以一种豁达的心态表示,人生的起伏和是非不值得过多追问,百岁的欢乐也无法预知。

整首诗以自述和抒怀的方式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悟和对时光流转的无常的感叹。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经历和与文人的交往,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生动,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回忆往事和思考人生的启示。整首诗以自然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人生起伏和命运变化的洞察,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幸福的追求。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ī yùn hé dá wáng ān zhī yīn shí liú shī jiàn zèng
依韵和答王安之因石榴诗见赠
dāng nián shì huàn wàng qí bēi, cháo chū yǐn jiǔ yè fù shī.
当年仕宦忘其卑,朝出饮酒夜赋诗。
yī chuān sōng shì zì yóu lǎn, làn màn biàn lì yān yǒu yí.
伊川嵩室恣游览,烂熳遍历焉有遗。
shì shí jiāo péng zuì wéi shèng, lián zhí sān xiāng gèng bǎo lí.
是时交朋最为盛,连值三相更保厘。
xiè gōng zhǔ méng wén biàn gǔ, ōu yáng cái dà hé kě yá.
谢公主盟文变古,欧阳才大何可涯。
wǒ yú qí jiān bù liàng lì, qǐ yì péng tuán hāo yàn suí.
我於其间不量力,岂异鹏抟蒿鷃随。
jiàn jūn dì xiōng rù tài xué, jùn yù jí jí wén yī shí.
见君弟兄入太学,俊誉籍籍闻一时。
ér jīn liǎng bìn gè yǐ bái, ǒu yīn zèng chóu yán jí sī.
而今两鬓各已白,偶因赠酬言及斯。
shēng chén shì fēi xiū yào wèn, bǎi suì huān lè shuí néng qī.
升沉是非休要问,百岁欢乐谁能期。

“朝出饮酒夜赋诗”平仄韵脚


拼音:cháo chū yǐn jiǔ yè fù shī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网友评论



* “朝出饮酒夜赋诗”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朝出饮酒夜赋诗”出自梅尧臣的 《依韵和答王安之因石榴诗见赠》,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梅尧臣简介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