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巾华发忽自遂”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唐代   权德舆

角巾华发忽自遂”出自唐代权德舆的《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 诗句共7个字。

达人旷迹通出处,每忆安居旧山去。
乞身已见抗疏频,优礼新闻诏书许。
家法遥传阙里训,心源早逐嵩丘侣。
南史编年著盛名,东朝侍讲常虚伫。
角巾华发忽自遂,命服金龟君更与。
白云出岫暂逶迤,鸿鹄入冥无处所。
归路依依童稚乐,都门蔼蔼壶觞举。
能将此道助皇风,自可殊途并伊吕。

诗句汉字解释

《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是唐代权德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达人旷迹通出处,
每忆安居旧山去。
乞身已见抗疏频,
优礼新闻诏书许。
家法遥传阙里训,
心源早逐嵩丘侣。
南史编年著盛名,
东朝侍讲常虚伫。
角巾华发忽自遂,
命服金龟君更与。
白云出岫暂逶迤,
鸿鹄入冥无处所。
归路依依童稚乐,
都门蔼蔼壶觞举。
能将此道助皇风,
自可殊途并伊吕。

诗意:
这首诗是权德舆在送别孔十兄宾客返回东都旧居时所作。诗人表达了对孔十兄卓越才能和追求真理的赞赏,并希望他能在返回东都的旧居后保持安宁的心境。诗中还提到了孔十兄在朝廷中频繁上书抗疏,受到优礼和诏书的赞许。家法的教诲远在皇宫之中传承,诗人与孔十兄的心灵契合早已如同嵩山的朋友。孔十兄在南朝的编年史著作中享有盛名,在东朝也常常担任侍讲的重要职务。诗中还提到了诗人自己的角巾华发已经自然而然地达成了心愿,也赐予了金龟君的命运。白云从山峰间升起,暂时飘荡,鸿鹄飞入深邃的天空,找不到归宿之处。回程的路充满欢乐和童稚的快乐,都门热闹喧嚣,壶觞举起。诗人希望孔十兄能够用他的才华助力皇家的风尚,使自己的道路与伟大的先哲并驾齐驱。

赏析:
这首诗以寥寥数语表达了诗人对孔十兄的赞美和祝福,同时展示了权德舆自己的志向。诗人对孔十兄的才能和追求真理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将其比作旷古绝伦的人物。通过描写孔十兄返回东都的画面,诗人表达了对他安居的向往和对他将在东都继续施展才华的期望。诗中的一些细节,如孔十兄频繁上书抗疏、受到优礼和诏书的赞许,以及家法的传承和与嵩山的朋友关系,都展示了孔十兄在朝廷中的地位和他对朝政的关注。诗人对自己角巾华发的达成和金龟君的命运的提及,暗示了他自己也在追求个人的成就和功名。最后的几句描述了回程的路途和欢乐的氛围,以及都门的热闹景象,展示了权德舆对于皇家的期望和自己与孔十兄共同努力的决心。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愿景,展现了唐代士人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fèng sòng kǒng shí xiōng bīn kè chéng ēn zhì zhèng guī dōng dōu jiù jū
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
dá rén kuàng jī tōng chū chù, měi yì ān jū jiù shān qù.
达人旷迹通出处,每忆安居旧山去。
qǐ shēn yǐ jiàn kàng shū pín,
乞身已见抗疏频,
yōu lǐ xīn wén zhào shū xǔ.
优礼新闻诏书许。
jiā fǎ yáo chuán quē lǐ xùn, xīn yuán zǎo zhú sōng qiū lǚ.
家法遥传阙里训,心源早逐嵩丘侣。
nán shǐ biān nián zhe shèng míng, dōng cháo shì jiǎng cháng xū zhù.
南史编年著盛名,东朝侍讲常虚伫。
jiǎo jīn huá fà hū zì suì,
角巾华发忽自遂,
mìng fú jīn guī jūn gèng yǔ.
命服金龟君更与。
bái yún chū xiù zàn wēi yí, hóng hú rù míng wú chǔ suǒ.
白云出岫暂逶迤,鸿鹄入冥无处所。
guī lù yī yī tóng zhì lè, dōu mén ǎi ǎi hú shāng jǔ.
归路依依童稚乐,都门蔼蔼壶觞举。
néng jiāng cǐ dào zhù huáng fēng,
能将此道助皇风,
zì kě shū tú bìng yī lǚ.
自可殊途并伊吕。

“角巾华发忽自遂”平仄韵脚


拼音:jiǎo jīn huá fà hū zì suì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四寘  

网友评论


* “角巾华发忽自遂”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角巾华发忽自遂”出自权德舆的 《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权德舆简介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