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后明珠颗颗”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宋代   黄庭坚

霜后明珠颗颗”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更漏子(余甘汤)》, 诗句共6个字。

庵摩勒,西土果。
霜后明珠颗颗
凭玉兔,捣香尘。
称为席上珍。
号余甘,争奈苦。
临上马时分付。
管回味,却思量。
忠言君试尝。

诗句汉字解释

《更漏子(余甘汤)》是宋代黄庭坚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庵摩勒,西土果。
霜后明珠颗颗。
凭玉兔,捣香尘。
称为席上珍。
号余甘,争奈苦。
临上马时分付。
管回味,却思量。
忠言君试尝。

诗意:
这首诗以更漏子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于珍贵的果实、糖浆和甘醇之物的渴望和赞美。诗中描述了庵摩勒(一种西域的果实)像明珠般在霜后闪耀;玉兔(指月亮)搅动着香尘,使之成为宴席上的美味佳肴。诗人将这种美食比作余甘,表示它是一种美味可贵的食物。然而,尽管它美味可口,但却有一些苦涩。诗人在上马前嘱咐别人要善加品尝,体味其中的回味,同时也思考其中的哲理。他向君主献上这样的忠言,希望他能够尝试和领悟其中的意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美食的诱人之处。通过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意象,将庵摩勒果实和香尘与明珠、玉兔相联系,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诗人通过描述余甘的美味和回味,传达了对于物质享受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苦乐参半。诗人在最后几句中将这种美食比作忠言,传达了他对君主的期望和希望,希望君主能够品尝和领悟其中的价值。整首诗既有诗人对于美食的赞美,又蕴含了对于人生智慧和内涵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ēng lòu zi yú gān tāng
更漏子(余甘汤)
ān mó lè, xī tǔ guǒ.
庵摩勒,西土果。
shuāng hòu míng zhū kē kē.
霜后明珠颗颗。
píng yù tù, dǎo xiāng chén.
凭玉兔,捣香尘。
chēng wéi xí shàng zhēn.
称为席上珍。
hào yú gān, zhēng nài kǔ.
号余甘,争奈苦。
lín shàng mǎ shí fēn fù.
临上马时分付。
guǎn huí wèi, què sī liang.
管回味,却思量。
zhōng yán jūn shì cháng.
忠言君试尝。

“霜后明珠颗颗”平仄韵脚


拼音:shuāng hòu míng zhū kē kē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哿  

网友评论


* “霜后明珠颗颗”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霜后明珠颗颗”出自黄庭坚的 《更漏子(余甘汤)》,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