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笛》 杜甫

唐代 杜甫

清商欲尽奏,奏苦血沾衣。
他日伤心极,征人白骨归。
相逢恐恨过,故作发声微。
不见秋云动,悲风稍稍飞。

分类: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秋笛》杜甫 翻译及注释

《秋笛》中文译文:

秋风吹拂下,吹奏着一曲清商。笛音哀怨,仿佛笛子上沾满了苦血。想到将来,国家遭受的伤痛会极其深重,战争带来的牺牲者将以白骨的形式回归故土。如果再次相逢,恐怕会充满彼此之间的怨恨,所以我用微弱的声音演奏出来,希望不被人听到。看不见秋天的飘动,只能感受到哀怨的风稍稍吹拂。

诗意和赏析:

《秋笛》是杜甫写的一首悲凉的诗,通过笛子的音乐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战争的痛心。诗中的清商曲是一种悲凉的音乐,代表着战乱中的苦难和伤痛。作者预感到未来国家将会遭受巨大的伤痛,战乱所带来的残酷和死亡也不可逆转。当他再次相逢的时候,恐怕也只能充满怨恨和痛苦。而不见秋云动、只感受悲风稍稍飞扬,也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不确定和悲伤。

整首诗给人以一种深沉的情感,作者通过音乐和自然景观来表现自己的内心痛苦和对国家的忧虑。清商曲和秋风的形象都增强了诗中的悲凉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整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战乱与痛苦,表现了作者对国家的担忧和对战争的深深痛心。

《秋笛》杜甫 拼音读音参考

qiū dí
秋笛

qīng shāng yù jǐn zòu, zòu kǔ xuè zhān yī.
清商欲尽奏,奏苦血沾衣。
tā rì shāng xīn jí, zhēng rén bái gǔ guī.
他日伤心极,征人白骨归。
xiāng féng kǒng hèn guò, gù zuò fā shēng wēi.
相逢恐恨过,故作发声微。
bú jiàn qiū yún dòng, bēi fēng shāo shāo fēi.
不见秋云动,悲风稍稍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