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归二首》 苏辙

宋代 苏辙

为客不满岁,还家见两孙。
遥知临竹户,相对引瓢樽。
老罢那嫌瘦,心宽尚喜存。
风波随处有,何幸免惊奔。

分类: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将归二首》苏辙 翻译及注释

《将归二首》

将归不满岁,
还家见两孙。
遥知临竹户,
相对引瓢樽。

老罢那嫌瘦,
心宽尚喜存。
风波随处有,
何幸免惊奔。

中文译文:
将要回家,不满一年,
回到家中见到两个孙子。
远远地看见竹门前,
相对坐下,引起酒瓢。

年老了,不再嫌弃瘦弱,
宽心地欢喜存在。
风波随处都有,
幸运地免去惊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描述了他将要回家,不满一年的时间,回到家中见到两个孙子的情景。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的思念和对家庭温暖的向往。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作者将要回家,回到家中见到两个孙子的场景。"将归不满岁,还家见两孙"表达了作者回家的喜悦和对家庭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遥知临竹户,相对引瓢樽"描绘了作者回到家中,坐在竹门前与家人共饮的情景。这里的"临竹户"是指坐在竹门前,"引瓢樽"表示互相倒酒。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表达了家庭团聚的温馨和幸福。

最后两句"老罢那嫌瘦,心宽尚喜存。风波随处有,何幸免惊奔"表达了作者对年老的接受和对平淡生活的满足。无论在哪里,都会遇到风波,但作者感到幸运的是能够免去惊慌。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的眷恋和对平凡生活的珍爱。通过描绘回家见到孙子、与家人共饮的场景,表达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以及对安宁稳定生活的向往。诗中展现了对家庭和平静生活的珍视,传达了一种深情厚意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将归二首》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jiāng guī èr shǒu
将归二首

wèi kè bù mǎn suì, huán jiā jiàn liǎng sūn.
为客不满岁,还家见两孙。
yáo zhī lín zhú hù, xiāng duì yǐn piáo zūn.
遥知临竹户,相对引瓢樽。
lǎo bà nà xián shòu, xīn kuān shàng xǐ cún.
老罢那嫌瘦,心宽尚喜存。
fēng bō suí chù yǒu, hé xìng miǎn jīng bēn.
风波随处有,何幸免惊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