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满清末年,由于列强入侵,使中国陷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2、清末,封建制度渐渐显出日陵月替的景象。
3、徐志摩生于清末一个贵族地主家庭,虽是庶出,却是其父亲的唯一的老来子,被全家人视为掌上明珠。
4、皇帝为自己荷包着想,官员上行下效,贪污风气延续到清末,遂成为清朝衰败的主要原因。
5、需知,清末的财政早已左支右绌。
6、清末,封建贵族一个个高官厚禄,脑满肠肥。
7、清末,物理、化学等学科被统名为“格致”,这是格物致知的简称。
8、宅内雕梁画栋,人物鸟兽雕刻栩栩如生,是一个清末时期的文化艺术宝库。
9、如果说清末的烧经之说尚是空谷足音,让人感到震惊。
10、清末,中国社会气息奄奄,中华民族族命危浅,朝不虑夕,前景不禁令人担忧呀。
11、探讨清末国粹主义思潮,使我们深切感悟到,一个落后的民族要敢于在反抗外来侵略中学习敌人,在失败与挫折中反省自我,在炼狱般的煎熬中追求新生,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与忍辱负重。
12、从清末的被蹂躏到现在的发展蒸蒸日上,是无数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懈努力换来的,来之不易!
13、有的论者认为清末陕西留日学生的有五、六十人之多,有的论者却认为有七八十人之多。
14、我回想起满清末年,那时无论书面或口译的翻译人员都在公行里围著洋人乱转,协助他们进行贸易。
15、而今天的这座上海铁路博物馆,就是按照清末的沪宁铁路办公楼原型,以1?
16、清末立完由于采取预备立宪的方式来推行宪政建设,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学界积极的认识。
17、这份通知印得很糟糕,我看不清末尾的日期。
18、受风气闭塞、财政窘促、人才匾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清末甘肃的警政建设成效有限,与沿海内陆一些先进省份相比更是相形见绌。
19、随着清末“预备立宪”的开展,选举制度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在中国确立和实践。
20、安新县马村一带,是清末民初北方昆弋活动的中心之一.
21、光复会在上海成立,是与清末浙沪交往的密切以及上海特殊的社会环境直接相联系着的。
22、清末“新政”实行,西式思想开始向归绥地区渗透,地方教育的发展进入近代化领域。
23、可以说,清末修律是继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制大变革后中国法制史上的又一次重大革新。
24、清末,学者孙诒让精研经学和甲骨文,被誉为“有清三百年朴学之殿”、甲骨文研究的开山鼻祖。
25、今天按照明清两代地方志复原的建筑群,不仅与章炳焘所留的清末旧衙署基本没有什么关系,与历史记载中的明内乡县衙也相去甚远。
26、究其原因,主要是清末直隶地区官绅之间的关系相对协调,顺直谘议局与行政官厅的矛盾较小。
27、与其他谘议局相比,顺直谘议局在清末筹备立宪活动中表现出了较强的稳健性。
28、清末切音字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并给后人留下了沉重的思考。
29、朱仙镇曾因经济繁富而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但自清末以后迅速衰落。
30、顺直谘议局是清末“新政”的产物,在名义上是直隶省的代议机关,它经过长期筹备,选举产生。
31、清末至抗战前,我国稻米供需格局发生了变动,清代前期的粮源地中仅剩下湖南、江西和安徽三省。
32、清末两次保和会之参与,是中国外交现代化的滥觞,并推动了中国红十字人道主义事业的发展。
33、祀田蚕清末明初尚在嘉兴、桐乡、海宁等县郊区广泛流行.
34、以往对清末立宪派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京外各省及海外的立宪派士绅,实际上当时在北京政坛上也活跃着一股京城立宪派势力。
35、古老的慈云寺,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岁月沧桑,清末以后逐渐走下坡路。
36、在清末推广新式学堂的兴学活动中,清政府对于地方乡镇制定了利用地方公款兴办地方学堂的方针。
37、绥远地区汉族妇女的放足滥觞于清末,经过官府和一些官绅多年的大力提倡与劝禁,到民国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8、豆沙糕创制于清末,由豌豆、栀子、柿饼制成.
39、胡兰成晚年给朱天文写信,谈到书法:“书法与能乐及剑道等同,必有师承。中国清末以来的大书法家有康有为、李徐、马一浮、李叔同、吴昌硕、郑孝胥等几位,及我的先师周承德先师。”。陆灏
40、明末清初人物画巨匠陈洪绶与清末人物画巨擘任伯年,是中国人物画史上两颗璀璨的明星。
41、清末率先尊黄帝为汉族始祖的是部分改良派人士。
42、清末改革包括新政和预备立宪。
43、二十世纪初,在清末新政的推动下,地处关外的奉天省开始了教育的近代化改革历程。
44、清末该街不但是唯一王爷信仰取代妈祖信仰的港街,迎鲲身王更成为该地每年最重要的迎神赛会。
45、通山县大路乡吴田村畈上王自然湾,是清末知县王明通山大夫第璠的府第,是湖北省现存的明清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古民居民宅。
46、“掖醅”是家酿豆酱促熟的民间秘技,清末为闽南地区各酱园引用,做法是在豆酱制醪前先将成曲湿水、集聚、摊晾。
47、早在清末,“子弟书”这种辉煌的曲艺就已湮没无闻,无人再会演唱。
48、清末留日学生译书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49、清末一共成立了两届责任内阁:奕劻内阁和袁世凯内阁,它们均以失败而告终。
50、“五大臣出洋”正式拉开了清末预备立宪的序幕,当时的舆论是如何看待这一轰动事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