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巧针的读音 丢巧针的意思
丢巧针 丢巧针,中国民间乞巧凤俗。农历七月七日,以五彩丝穿九孔针,先穿完的为得巧,迟为输巧。
- 丢
- 巧
- 针
“丢巧针”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diū qiǎo zhēn]
- 汉字注音:
- ㄉㄧㄨ ㄑㄧㄠˇ ㄓㄣ
- 简繁字形:
- 丟巧針
- 是否常用:
- 否
“丢巧针”的单字解释
【丢】:1.遗失;失去:钱包丢了。丢了工作。2.扔:不要随地丢果皮。3.搁置;放:技术丢久了就生疏了。只有这件事丢不开。
【巧】:1.心思灵敏,技术高明:巧干。能工巧匠。他的手艺很巧。2.(手、口)灵巧:心灵手巧。他嘴巧,学谁像谁。3.恰好;正遇在某种机会上:恰巧。偏巧。凑巧。巧遇。来得真巧。我一出大门就碰到他,真巧极了。4.虚浮不实的(话):花言巧语。5.姓。
【针】:1.缝衣物用的工具,细长而小,一头尖锐,一头有孔或钩,可以引线,多用金属制成:绣花针。缝纫机针。2.细长像针的东西:松针。指南针。表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3.针剂:防疫针。打针。4.中医刺穴位用的特制的金属针:银针。毫针。5.中医用特制的金属针按穴位刺入体内医治疾病:针灸。6.姓。
“丢巧针”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亦作"丢针儿"。 2.旧时七月七日乞巧的风俗。 3.又旧时宫廷习俗,则以五彩丝穿九孔针,先穿完的为得巧,迟为输巧。参阅阿英《女儿节的故事--"七夕"风俗志》。 辞典解释
丢巧针 diū qiǎo zhēn ㄉㄧㄡ ㄑㄧㄠˇ ㄓㄣ 农历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盆中,称为「丢巧针」。
明.刘桐.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
网络解释
丢巧针
丢巧针,中国民间乞巧凤俗。农历七月七日,以五彩丝穿九孔针,先穿完的为得巧,迟为输巧。
基本解释
1.亦作"丢针儿"。 2.旧时七月七日乞巧的风俗。 3.又旧时宫廷习俗,则以五彩丝穿九孔针,先穿完的为得巧,迟为输巧。参阅阿英《女儿节的故事--"七夕"风俗志》。辞典解释
丢巧针 diū qiǎo zhēn ㄉㄧㄡ ㄑㄧㄠˇ ㄓㄣ农历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盆中,称为「丢巧针」。
明.刘桐.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