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關的读音 梅關的意思
梅关 梅关坐落在江西赣州市大余县梅关镇(并入南安镇)——广东南雄市梅岭镇(并入珠玑镇)之间的梅岭顶部,顶部距南雄市区约30公里,两峰夹峙,虎踞梅岭,如同一道城门将广东、江西隔开。梅关的隘口合岭路,为唐朝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丞相张九龄主持开建,路基宽约5米。 区分三个要塞:古称秦关的横浦关,古代认为在水边,因为浦字是水边、一般是小水流入大水的地方;庾岭要塞是汉武帝时庾胜将军筑台的;梅关是唐代宰相张九龄奉诏在梅岭劈山开道建立的一个关隘。各不相同。 宋时,人们以砖砌路面,立关于岭上,署有“梅关”二字,遂得名。关楼南北两面门楣嵌有石刻匾额,北门额书“南粤雄关”,南门额则是“岭南第一关”。梅关是历史上南来北往的重要驿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梅关南北遍植梅树,每至寒冬,梅花盛开,香盈雪径。此处脚跨两省,游人可并赏粤赣两省风光。 该景区的闻名之处,一是古关古道,二是古人古事,三是寒梅胜景。关楼南北两面门楣嵌有石刻匾额,北门额书“南粤雄关”,南门额则是“岭南第一关”。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其笔记著作《岭南田野笔记》中,对“梅关”有详尽记述。 距关楼150米梅关古道侧有六祖庙,传唐代为纪念六祖慧能途经梅关而建,历代均有修葺。1987年重修。砖木结构,宽4米、深5.8米,悬山顶,盖灰色板瓦。尚存放缸石、锡杖泉等遗迹。此处脚跨两省,游人可并赏粤赣两省风光。 该景区的闻名之处,一是古关古道,二是古人古事,三是寒梅胜景。关楼南北两面门楣嵌有石刻匾额,北门额书“南粤雄关”,南门额则是“岭南第一关”。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其笔记著作《岭南田野笔记》中,对“梅关”有详尽记述。 距关楼150米梅关古道侧有六祖庙,传唐代为纪念六祖慧能途经梅关而建,历代均有修葺。1987年重修。砖木结构,宽4米、深5.8米,悬山顶,盖灰色板瓦。尚存放缸石、锡杖泉等遗迹。此处脚跨两省,游人可并赏粤赣两省风光。
- 梅
- 關
“梅關”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méi guān]
- 汉字注音:
- ㄇㄟˊ ㄍㄨㄢ
- 简繁字形:
- 梅关
- 是否常用:
- 否
“梅關”的单字解释
【梅】:1.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叶子卵形,早春开花,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气味清香。果实球形,青色,成熟的黄色,都可以吃,味酸。2.这种植物的花。3.这种植物的果实。4.(Méi)姓。
【關】:1.掩閉、閉合。與“開”相對:“關門”。《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2.拘禁:“鳥被關在籠中。”、“他被關在牢裡。”3.息,使作用或功能停止:“關機”、“關燈”。4.牽涉、連繫:“事關緊要”。宋•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詞》:“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5.領取:“關餉”。《紅樓夢•第五十三回》:“賈珍因問尤氏:‘咱們春祭的恩賞可領了不曾?’尤氏道:‘今兒我打發蓉兒關去了。’”6.門閂。《漢書•卷六十六•楊敞傳》:“聞前曾有奔車抵殿門,門關折。”《聊齋志異•卷五•荷花三娘子》:“一夜,閉戶獨酌,忽聞彈指敲窗,拔關出視,則狐女也。”7.國境或邊險要塞的出入口:“海關”、“山海關”、“嘉峪關”。《孟子•盡心下》:“古之為關也,將以禦暴。”8.事物或時間演進過程中的重要時刻、階段:“難關”、“過此一關,必無大礙。”、“百歲大關”。唐•韓愈《題炭谷湫祠堂詩》:“不知誰為助,若執造化關。”、“百歲大關”。唐•韓愈《題炭谷湫祠堂詩》:“不知誰為助,若執造化關。”9.控制機器開啟或停止的機件:“開關”。《後漢書•卷五十九•張衡傳》:“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10.姓。如三國時蜀國有關羽。
“梅關”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古关名。宋时在江西大庾岭上所置。为江西﹑广东二省分界处。
网络解释
梅关
梅关坐落在江西赣州市大余县梅关镇(并入南安镇)——广东南雄市梅岭镇(并入珠玑镇)之间的梅岭顶部,顶部距南雄市区约30公里,两峰夹峙,虎踞梅岭,如同一道城门将广东、江西隔开。梅关的隘口合岭路,为唐朝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丞相张九龄主持开建,路基宽约5米。
区分三个要塞:古称秦关的横浦关,古代认为在水边,因为浦字是水边、一般是小水流入大水的地方;庾岭要塞是汉武帝时庾胜将军筑台的;梅关是唐代宰相张九龄奉诏在梅岭劈山开道建立的一个关隘。各不相同。
宋时,人们以砖砌路面,立关于岭上,署有“梅关”二字,遂得名。关楼南北两面门楣嵌有石刻匾额,北门额书“南粤雄关”,南门额则是“岭南第一关”。梅关是历史上南来北往的重要驿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梅关南北遍植梅树,每至寒冬,梅花盛开,香盈雪径。此处脚跨两省,游人可并赏粤赣两省风光。 该景区的闻名之处,一是古关古道,二是古人古事,三是寒梅胜景。关楼南北两面门楣嵌有石刻匾额,北门额书“南粤雄关”,南门额则是“岭南第一关”。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其笔记著作《岭南田野笔记》中,对“梅关”有详尽记述。
距关楼150米梅关古道侧有六祖庙,传唐代为纪念六祖慧能途经梅关而建,历代均有修葺。1987年重修。砖木结构,宽4米、深5.8米,悬山顶,盖灰色板瓦。尚存放缸石、锡杖泉等遗迹。此处脚跨两省,游人可并赏粤赣两省风光。 该景区的闻名之处,一是古关古道,二是古人古事,三是寒梅胜景。关楼南北两面门楣嵌有石刻匾额,北门额书“南粤雄关”,南门额则是“岭南第一关”。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其笔记著作《岭南田野笔记》中,对“梅关”有详尽记述。
距关楼150米梅关古道侧有六祖庙,传唐代为纪念六祖慧能途经梅关而建,历代均有修葺。1987年重修。砖木结构,宽4米、深5.8米,悬山顶,盖灰色板瓦。尚存放缸石、锡杖泉等遗迹。此处脚跨两省,游人可并赏粤赣两省风光。
基本解释
古关名。宋时在江西大庾岭上所置。为江西﹑广东二省分界处。梅关
梅关坐落在江西赣州市大余县梅关镇(并入南安镇)——广东南雄市梅岭镇(并入珠玑镇)之间的梅岭顶部,顶部距南雄市区约30公里,两峰夹峙,虎踞梅岭,如同一道城门将广东、江西隔开。梅关的隘口合岭路,为唐朝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丞相张九龄主持开建,路基宽约5米。区分三个要塞:古称秦关的横浦关,古代认为在水边,因为浦字是水边、一般是小水流入大水的地方;庾岭要塞是汉武帝时庾胜将军筑台的;梅关是唐代宰相张九龄奉诏在梅岭劈山开道建立的一个关隘。各不相同。
宋时,人们以砖砌路面,立关于岭上,署有“梅关”二字,遂得名。关楼南北两面门楣嵌有石刻匾额,北门额书“南粤雄关”,南门额则是“岭南第一关”。梅关是历史上南来北往的重要驿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梅关南北遍植梅树,每至寒冬,梅花盛开,香盈雪径。此处脚跨两省,游人可并赏粤赣两省风光。 该景区的闻名之处,一是古关古道,二是古人古事,三是寒梅胜景。关楼南北两面门楣嵌有石刻匾额,北门额书“南粤雄关”,南门额则是“岭南第一关”。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其笔记著作《岭南田野笔记》中,对“梅关”有详尽记述。
距关楼150米梅关古道侧有六祖庙,传唐代为纪念六祖慧能途经梅关而建,历代均有修葺。1987年重修。砖木结构,宽4米、深5.8米,悬山顶,盖灰色板瓦。尚存放缸石、锡杖泉等遗迹。此处脚跨两省,游人可并赏粤赣两省风光。 该景区的闻名之处,一是古关古道,二是古人古事,三是寒梅胜景。关楼南北两面门楣嵌有石刻匾额,北门额书“南粤雄关”,南门额则是“岭南第一关”。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其笔记著作《岭南田野笔记》中,对“梅关”有详尽记述。
距关楼150米梅关古道侧有六祖庙,传唐代为纪念六祖慧能途经梅关而建,历代均有修葺。1987年重修。砖木结构,宽4米、深5.8米,悬山顶,盖灰色板瓦。尚存放缸石、锡杖泉等遗迹。此处脚跨两省,游人可并赏粤赣两省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