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uè
  • zhī
  • yǒng


成语拼音xuè qì zhī yǒng

成语解释指凭一时感情冲动产生的勇气。

成语词性作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出处《孟子 公孙丑上》:“夫子过孟贲远矣。”宋 朱熹集注:“孟贲血气之勇。”

成语例句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9回:“汝等不知兵法,只凭血气之勇,强欲出战,致有此败。”

繁体字形 血氣之勇

英文翻译brute courage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键词

“血气之勇”的单字解释

血字的详细解释】:[xuè]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红色,有腥气,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也叫血液。2.有血统关系的:血亲。血缘。3.比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4.指月经。5.姓。[xiě]义同“”(xuè):流了一点血。吐了两口血。

气字的详细解释】: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之字的详细解释】: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勇字的详细解释】:1.勇敢:勇武。奋勇。越战越勇。智勇双全。2.清朝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不在平时编制之内的兵:散兵游勇。3.姓。

“血气之勇”造句

那武将只是仗着点儿血气之勇,没什么计谋策略。

因为人若单凭血气之勇,不懂得倚靠圣灵的能力,根本就无法离恶成圣。

血气之勇又怎么啦?你不知道大明男人现在缺的就是血气之勇?真是妇人之见!你又怎么看出老子难成大器了?难道你是神仙?

老松克没有反对,属意他一切小心,不要逞血气之勇

不过,周仓毕竟只是凭着一股血气之勇拼死厮杀,除了那一身蛮力之外,他并没有和关羽抗衡的实力。

当我们从事英雄事业之前,我们便有了约定,不逞血气之勇,不过问个人恩怨是非,除非对头找上门来。

杨纪脸色微变,他冲过来的时候,想都没想,只是凭着血气之勇,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要面对的是一群横行霸道,凶神恶煞的地痞流氓。

后主谓谌曰:“今大臣皆议当降,汝独仗血气之勇,欲令满城流血耶?”。

老汉怕司徒月明呈血气之勇,忙叫道:公子……。

1946年秋,凭一时血气之勇,打杀了一名抢占**,横行乡里的流氓恶棍。

“血气之勇”的近义词

“血气之勇”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