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之治的读音 貞觀之治的意思

贞观之治 (唐太宗统治下的治世)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 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 zhēn
  • guàn
  • zhī
  • zhì

“貞觀之治”的读音

拼音读音
[zhēn guàn zhī zhì]
汉字注音:
ㄓㄣ ㄍㄨㄢˋ ㄓ ㄓˋ
简繁字形:
贞观之治
是否常用:

“貞觀之治”的单字解释

】:同“”。
】:[guān]1.觀看;觀覽。2.觀察;察看。3.示範;顯示。4.引申為示意。5.游覽。6.玩賞。7.多。8.鑒戒;借鑒。9.引申為效法。10.容飾;形態。11.景象。12.對事物的認識或看法。13.同“”。14.同“”。沸滾。15.占卜。16.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巽上。[guàn]1.古代宮門外的雙闕。2.樓臺。3.京觀。4.道教的廟宇。5.古國名。6.姓。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1.治理:治家。治国。自治。治标。治本。治淮(淮河)。2.指安定或太平:治世。天下大治。3.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县治。府治。省治。4.医治:治病。我的病已经治好了。5.消灭(害虫):治蝗。治蚜虫。6.惩办:治罪。惩治。处治。7.研究:治学。8.姓。

“貞觀之治”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唐太宗即位之后,以亡隋为鉴戒,偃武修文,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虚心纳谏,贞观年间,人口增加,经济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辞典解释

贞观之治  zhēn guàn zhī zhì  ㄓㄣ ㄍㄨㄢˋ ㄓ ㄓˋ  

唐太宗在贞观年间知人善任,举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贤才,并容纳大臣直谏,批评朝政。在制度上明白划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职权,相互配合,发挥制衡作用,杜绝集权弊端,并肃清吏治,减轻刑罚,重视人民疾苦。因此社会秩序安定,国势昌盛,缔造了中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太平盛世,后世史家称为「贞观之治」。

网络解释

贞观之治 (唐太宗统治下的治世)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
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