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óng zhé huò qū
成语解释喻隐居不仕。语本《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出处语出《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成语例句今岁传胪小儿,即少时妄对隐士绝无才者也。公当盛汉之隆,而,不一建立于时,得无为儿曹所诮乎?一笑。★明·张居正《答司空陆五台书》
繁体字形 龍蟄蠖屈
英文翻译Dragon stung and inchworm bent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键词
【龙字的详细解释】: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蛰字的详细解释】:动物在冬天潜伏起来,不食不动:蛰伏。入蛰。
【蠖字的详细解释】:1.见〖尺蠖〗。2.姓。
【屈字的详细解释】:1.弯曲;使弯曲:屈指。屈膝。猫屈着后腿,竖着尾巴。2.屈服;使屈服:宁死不屈。威武不能屈。3.理亏:屈心。理屈词穷。4.委屈;冤枉:受屈。叫屈。你可屈死我了。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