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字的常见组词有:王实甫、臺甫、神甫、杜甫草堂、杜甫、章甫、台甫、皇甫、熱瓦甫、鄭交甫、同甫、衆甫、尙甫、頎甫、王實甫、甫爾、眾甫、王夷甫識石勒、甫田、郑交甫、不甫能勾、支甫、甫當、吉甫頌、皇甫謐、皇甫四傑、皇甫湜、甫能、甫里先生、公甫,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fǔ 1.副词。刚;才:一言甫毕。2.古代男子的美称。也指字。参同“字”3.例:台甫(旧时询问对方的字的客气话)。 更多:甫字的详细解释
王实甫 Wáng Shífǔ 元朝戏剧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所作杂剧今知14种。现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残存《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另有散曲数首。《西厢记》塑造了崔莺莺、红娘等不同的典型妇女,词曲优美。深受人民喜爱,对元朝杂剧和后来戏剧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辞典解释王实甫 wáng shí fǔ ㄨㄤˊ ㄕˊ ㄈㄨˇ 人名。名德信,生卒年不详,元大都(今北平市)人。工乐府,所著《西厢记》,世推为北曲第一,又有《丽春堂诸杂剧十四种》。
台甫 táifǔ 敬辞,旧时用于问对方的表字请教尊姓台甫?——《官场现形记》辞典解释台甫 tái fǔ ㄊㄞˊ ㄈㄨˇ 尊称他人的名字或别号。 《儒林外史.第一○回》:「三公子道:『先生贵姓,台甫?』那人道:『晚生姓陈,草字和甫,一向在京师行道。』」 近义词大名英语 (polite) courtesy name
神甫 shénfu 天主教、东正教的神职人员。也称“神父”辞典解释神甫 shén fǔ ㄕㄣˊ ㄈㄨˇ 天主教的神职人员。 《老残游记.第一九回》:「又到天主堂去拜访了那个神甫,名叫克扯斯。」 也称为「神父」。英语 variant of 神父 德语 Priester (S, Rel)法语 prêtre
杜甫草堂 Dù Fǔ Cǎotáng 唐代大诗人杜甫晚年流居成都的故居,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部浣花溪畔,内有杜甫石刻像、工部祠、诗史堂等,1954 年建立杜甫草堂纪念馆
杜甫 Dùfǔ (712—770) 唐代著名诗人。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甫被公认为唐代以来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著有《杜少陵集》辞典解释杜甫 dù fǔ ㄉㄨˋ ㄈㄨˇ 人名。(西元712~770)字子美,号少陵,有「诗圣」之称。唐代诗人。祖籍湖北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官左拾遗、工部员外郎,故也称为「杜工部」。甫博极群书,善为诗歌。在政治上始终不得志,中年后过著坎坷流离的生活,他的诗博大雄浑,千态万状,不仅慨叹自己遭时不遇,亦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动乱形态。故有「诗史」之名。著有《杜工部集》。 也称为「杜陵布衣」、「老杜」。英语 Du Fu (712-770), great Tang dynasty poet德语 Du Fu - war einer der wichtigsten Dichter der chinesischen Tang-Dynastie und Zeitgenosse von Li Bai. Seine Beinamen waren Dù Shàolíng (杜少陵) oder Dù Gōngbù (杜工部). (Eig, Pers, 712 - 770)
章甫 zhāngfǔ 古代一种礼帽端章甫。——《论语·先进》辞典解释章甫 zhāng fǔ ㄓㄤ ㄈㄨˇ 一种古代的礼冠,以黑布制成。始于殷代,殷亡后存于宋国,为读书人所戴的帽子。 《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庄子.逍遥游》:「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台甫 táifǔ 敬辞,旧时用于问对方的表字请教尊姓台甫?——《官场现形记》辞典解释台甫 tái fǔ ㄊㄞˊ ㄈㄨˇ 尊称他人的名字或别号。 《儒林外史.第一○回》:「三公子道:『先生贵姓,台甫?』那人道:『晚生姓陈,草字和甫,一向在京师行道。』」 近义词大名
皇甫 Huángfǔ 复姓辞典解释皇甫 huáng fǔ ㄏㄨㄤˊ ㄈㄨˇ 复姓。如晋皇甫谧。 英语 two-character surname Huangfu德语 Huangfu (Eig, Fam)法语 (nom de famille), Huangfu
拨弦乐器。琴身为木制,共鸣箱呈半球形,以皮蒙面。琴颈细长,顶部弯曲。有三弦﹑五弦﹑六弦﹑七弦﹑八弦﹑九弦等不同形制。为维吾尔﹑塔吉克和乌孜别克族重要的独奏﹑伴奏和合奏乐器。
汉刘向《列仙传·江妃二女》:“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二女〕遂手解佩,与交甫。交甫悦,受而怀之中当心。趋去数十步视佩,空怀无佩。顾二女,忽然不见。”
南宋爱国词人陈亮的字。他数度上书言事,力主恢复中原,虽几陷于死,而毫不退缩。
1.万物的开始。 2.同"众父"。
即圻父。古官名。掌封圻内兵甲。颀,通"圻"。
王实甫 Wáng Shífǔ 元朝戏剧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所作杂剧今知14种。现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残存《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另有散曲数首。《西厢记》塑造了崔莺莺、红娘等不同的典型妇女,词曲优美。深受人民喜爱,对元朝杂剧和后来戏剧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辞典解释王实甫 wáng shí fǔ ㄨㄤˊ ㄕˊ ㄈㄨˇ 人名。名德信,生卒年不详,元大都(今北平市)人。工乐府,所著《西厢记》,世推为北曲第一,又有《丽春堂诸杂剧十四种》。 英语 Wang Shifu (fl. 1295-1307), author of Romance of the West Chamber 西廂記|西厢记德语 Wang Shifu (Eig, Pers, 1260 - 1336)
初始。尔,语末助词。
1.万物的开始。 2.同"众父"。
1.晋王衍,字夷甫,位望隆重,有识鉴。石勒年十四,行贩洛阳,倚啸上东门。衍见而异之,谓将为天下患。长而为群盗,归刘渊,屡将兵陷州郡。晋太兴中,自称赵王,旋杀刘曜称帝,建立后赵政权,于十六国中,最为强盛。事见《晋书·石勒载记》后以"王夷甫识石勒"喻能预识心怀异志者。
1.大田。 2.《诗.齐风》篇名。朱熹以为诗的主旨是"戒时人厌小而务大,忽近而图远。将徒劳而无功也"。后引为戒"务大而无功"的典实。 3.《诗.小雅》篇名。《诗.小雅.甫田序》云:"《甫田》刺幽王也,君子伤今而思古焉。"后用为伤今思古的典实。 辞典解释甫田 fǔ tián ㄈㄨˇ ㄊㄧㄢˊ 《诗经》的篇名:(1)〈 齐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甫田,大夫刺襄公也。」或亦指为喜远人归来之诗。首章二句为:「无田甫田,维莠骄骄。」(2) 〈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甫田,刺幽王也。」或以为此诗述公卿有田禄者,力于农事,以奉方社田祖之祭。首章二句为:「倬彼甫田,岁取十千。」甫田,面积广大之田。
汉刘向《列仙传·江妃二女》:“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二女〕遂手解佩,与交甫。交甫悦,受而怀之中当心。趋去数十步视佩,空怀无佩。顾二女,忽然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