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怎么读 抗的意思
“抗”字共有1个读音: [kàng]
抗字的意思
1.抵抗;抵挡:顽抗。抗灾。抗日战争。皮大衣旧点儿没关系,只要能挡风抗冻就行。
2.拒绝;抗拒:抗命。抗税。
3.对等:抗衡。分庭抗礼。
4.姓。
抗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抗
kàng ㄎㄤˋ
抵御:抗击。抗争。抗拒。抵抗。顽抗。拒绝:抗议。抗上。抗命。抗税。对等:抗衡(力量不相上下的对抗)。英语 resist, oppose, defy, reject
德语 kämpfen (V),widersetzen (V),widerstehen (V)
法语 résister à,lutter contre,refuser
抗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抗 kàng
〈动〉
(1) (形声。从手,亢声。本义:抵抗,抵御)
(2) 同本义 [resist;combat;fight]
抗,扦也。——《说文》
抗,御也。——《小尔雅·广言》
抗木横一缩。——《仪礼·既夕礼》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抗木(旧时所用的葬具。在棺木之上覆盖一席,用以防御尘土);抗力(抵抗力);抗犯(抵抗与进犯);抗玩(玩忽抗命);抗质(谓劫持人质以相抗);抗矫(矫情抗俗,高蹈)
(4) 抗拒;拒绝 [defy;refuse]
安能抗此难乎。——《资治通鉴》
抗辞慷慨。——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5) 又如:抗拒(顶撞;违抗并拒绝);抗违(抗拒,违背);抗租(抗缴地租);抗逆(违抗,抗拒);抗斗(反抗斗争)
(6) 匹敌,抗衡 [contend with]
独莲花与抗耳。——《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7) 又如:抗横(抗衡);抗行(并行;抗衡);抗美(抗衡媲美);抗库(并立,抗衡)
(8) 举起 [raise]
抗皓手而清歌。——曹植《七启》
(9) 又如: 抗力(力能举起);抗手(举手为礼);抗足(投足,举足);抗兵(举兵)
(10) 呈上 [present]。如:抗表(向皇帝上奏章);抗章(向皇帝上书直言)
词性变化
◎ 抗 kàng
〈形〉
(1) 高;大。通“亢” [high; great]
谪戍之众,非抗于几国之师也。——汉· 贾谊《过秦论》
以犯上为亢。——《韩非子·问辩》
(2) 又如:抗世(高世,超乎世俗);抗殿(谓高筑殿堂或指高大的殿堂)
(3) 刚正不阿;高尚 [upright and never stooping to flattery;noble]
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萧统《文选序》
(4) 又如:抗迈(俊杰出群,高超不凡);抗行(高尚的德行);抗迹(高洁不群的行为);抗直(坦率刚直);抗词(直言陈说。亦指严厉正直的言辞)
(5) 高亢;高声 [loud and sonorous]。如:抗烈(高亢激烈);抗朗(高亢响亮);抗言(高声而言);抗音(抗声)
抗字的辞典解释
抵御、抵挡。如:「反抗」、「抗敌」、「抗暴」、「八年抗战」。《列子·黄帝》:「而以道与世抗,必信矣夫。」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
违逆、不顺从。《荀子·臣道》:「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宋·梅尧臣〈汝坟贫女〉诗:「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
对等、匹敌。如:「抗衡」、「分庭抗礼」。《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下》:「荣镜宇宙,尊无与抗。」唐·章怀太子·注:「抗,犹敌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
举。《文选·扬雄·羽猎赋》:「移珍来享,抗手称臣。」《文选·曹植·洛神赋》:「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形刚直、正直。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
高尚。如:「抗志」。《楚辞·宋玉·九辩》:「尧舜之抗行兮,瞭冥冥而薄天。」
名姓。如汉代有抗徐。
康熙字典解释
抗【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亢《唐韻》苦浪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浪切,𠀤音伉。《說文》扞也。《儀禮·旣夕》抗木橫三縮二。《註》抗,禦也,所以禦止土者。
又《廣韻》舉也。《禮·文王世子》周公抗世子法於伯禽。《註》舉以世子之法,使與成王居而學之。
又《樂記》歌者上如抗,下如墜。《疏》歌聲上響,感動人意,如似抗舉也。
又以手舉物也。《淮南子·說山訓》百人抗浮,不若一人挈而趨。
又振也,蔽也。
又《增韻》抵也,敵也。《前漢·貨殖傳》子貢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
又《揚子·方言》縣也。山之東西曰抗,燕趙之郊縣物於臺之上謂之佻。
又《集韻》居郞切,音岡。與掆同。亦舉也。《詩·小雅》大侯旣抗。《箋》舉鵠而棲之於侯也。《毛傳》苦浪反。《朱傳》居郞反。
又《唐韻》胡郞切《集韻》寒剛切,𠀤音杭。義同。《蔡邕·釋誨》九河盈溢,非一𠙽所防。帶甲百萬,非一勇所抗。《說文》抗或从木。《徐鉉曰》今俗作胡郞切。別見木部。亢字作亠下凡。
说文解字解释
说文解字
抗【卷十二】【手部】
扞也。从手亢聲。杭,抗或从木。苦浪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胡郎切。
说文解字注
(抗)扞也。旣夕禮注曰。抗、禦也。左傳曰。以亢其讎。注云。亢猶當也。亢爲抗之叚借字。周禮。綱惡馬。注云。綱讀爲以亢其讎之亢。書亦或爲亢。亢、禦也。禁也。綱亦亢之、叚借字也。引申之義爲高抗。旣夕注曰。抗、舉也。从手。亢聲。苦浪切。十部。
(杭)抗或从木。若旣夕禮抗木横三縮二、其字固可从木矣。今人用此字讀胡郎切。乃𣃚之譌變。地名餘杭者、乃秦政舟渡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