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í]
1.協調;和合。
2.收集;編輯。
3.編織;裁制。
4.理;整治。
[qī]1.析麻捻接成線。
2.泛指搓捻。
3.縫衣邊。
4.今亦指一種針腳細密相連的縫紉法:那個慰問袋真好看,黑線緝口紅鑲邊。
5.繼續。
6.聚集。
7.光明。
8.見“緝緝”。
9.緝拿;搜捕。
● 緝
jī ㄐㄧˉ
● 緝
qī ㄑㄧˉ
英语 to sew in close stitches
德语 kapern (V)
法语 coudre finement,arrêter,saisir
詳細字義
◎ 緝
緝 jī
〈動〉
(1) (形聲。从糸( mì),表示與線絲、纏織有關。本義:績,把麻搓成線)
衆婦夜緝燈烘。——宋· 蘇軾《次子由詩相慶》
又如:緝績(紡織,編織);緝取(搓成);緝麻(績麻);緝婦(從事紡績的婦女)
(2) 搜捕 [seize;arrest]
訪緝糾詰。——清· 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緝聽(向各處去搜集消息);緝兇(搜捕兇犯);緝擒(捉拿;緝拿);緝探人(偵察人員)
(3) 繼續 [continue]
授幾有緝御。——《詩·大雅·行葦》
又如:緝熙(本指逐漸達到光明,後因以指光明);緝御(侍者連續更替地侍候着);緝緒(繼承傳統)
(4) 會合;和睦。通「輯」 [join; meet; concord; harmony]
適道已來,四十九載,妙應事多,宜加總緝,共成區畛。——《廣弘明集·沈約·佛記序》
有所緝綴。——《魏書·高允傳》
轉將深意諭旁人,緝綴疵瑕遣潛說。——元稹《苦樂相倚曲》
思所以鎮定民心,緝寧外內。——《三國志·吳書·陸抗傳》注
還賢與能,羣臣緝睦。——《陳書·虞荔傳》
又如:緝綴(搜輯。引申爲編撰書稿);緝衆(聚衆);緝寧(使祥寧安和)
(5) 附耳私語;花言巧語 [whisper]。
如:緝緝(附耳私語的聲音。形容花言巧語);緝緝翩翩(形容交頭接耳、花言巧語)
(6) 另見 qī
常用詞組
基本詞義
◎ 緝
緝 qī
〈動〉
(1) 縫衣邊 [hem]
緝,下橫縫,緝其下也。——《釋名·釋衣服》
(2) 用相連的針腳密密地縫 [sew in close and straight stitches]。
如:緝鞋口
(3) 另見 jī
緝ㄑㄧˋqì 動
將麻捻搓成線。如:「緝麻」、「緝績」。《說文解字·糸部》:「緝,績也。」清·段玉裁·注:「凡麻枲,……析其皮如絲而撚之,而𠟪之,而續之,而後為縷,是曰績,亦曰緝。」宋·蘇軾〈次子由詩相慶〉詩:「六子晨耕簞瓢出,眾婦夜緝燈火共。」明·歸有光〈先妣事略〉:「入城,則緝纑,燈火熒熒,每至夜分。」
縫衣邊。如:「緝邊」。《儀禮·喪服》:「斬衰……傳曰斬者何不緝也。」
搜捕、捉拿。如:「緝凶」、「通緝」、「緝私」。
聚合。《後漢書·卷六六·陳蕃等傳·贊曰》:「人謀雖緝,幽運未當。」《文選·顏延之·陽給事誄》:「難立乎將卒之間,以緝華裔之眾。」
緝ㄑㄧqī 動一種縫紉法。用短而密接的線跡,一針對一針的細縫。如:「緝邊」、「緝鞋底」。
緝【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入切,音葺。《說文》績也。《釋名》緝下橫縫,緝其下也。《儀禮·喪服》斬者何,不緝也。
又《玉篇》續也。《詩·大雅》授几有緝御。《箋》緝,猶續也。
又緝熙,光也。《詩·大雅》於緝熙敬止。
又《集韻》卽入切,音㗱。緝緝,口舌聲。《詩·小雅》緝緝翩翩。
緝【卷十三】【糸部】
績也。从糸咠聲。七入切
(緝)績也。自緝篆至絣篆皆說麻事。麻事與蠶事相似。故亦从糸。凡麻枲先分其莖與皮曰木。因而漚之。取所漚之麻而林之。林之爲言微也。微纖爲功、析其皮如絲。而撚之、而𠟪之、而續之、而後爲縷。是曰績。亦曰緝。亦絫言緝績。孟子曰。妻辟纑。趙注曰。緝績其麻曰辟。按辟與擘肌分理之擘同。謂始於析麻皮爲絲也。引申之、用縷以縫衣亦爲緝。如禮經云斬者不緝也𪗋者緝也是也。又引申之爲積厚流光之偁。大雅傳曰緝𤋮光明也是也。从糸。咠聲。七入切。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