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ù jiàn shì fēi
成语解释谏:劝告;饰:遮掩;遮盖;非:错误。拒绝别人的规劝;掩饰自己的错误。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出处荀况《荀子 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成语例句毛泽东《评蒋介石在双十节的演说》:“但是他不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任何一个政策或工作方法去找振作的方法,他找到了拒谏饰非的方法。
繁体字形 拒諫飾非
英文翻译reject representations and gloss over errors
成语故事 拒谏饰非的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键词
【拒字的详细解释】:1.抵抗;抵挡:抗拒。拒敌。2.拒绝:来者不拒。拒不执行。拒谏饰非。
【谏字的详细解释】: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进谏。直言敢谏。从谏如流。
【饰字的详细解释】:1.装饰;打扮:修饰。粉饰。2.装饰用品:首饰。3.遮掩:掩饰。文过饰非。4.扮演角色:他在《逼上梁山》里饰林冲。
【非字的详细解释】:1.错误(跟“是”相对):是非。习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礼。非分(fèn)。3.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非难。非议。无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问。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5.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非金属。非晶体。非司机。6.不:非同小可。非同寻常。7.跟“不”呼应,表示必须:要想做出成绩,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况日非。10.指非洲。
像他这样拒谏饰非,一意孤行,是非常危险的。
为什么?因为曹操握发吐哺、兼听广纳,袁绍却拒谏饰非、不纳忠言。
唐太宗以隋炀帝拒谏饰非导致国亡家灭为鉴,“开怀抱,纳诤谏”。
自朝廷用王安石为相,变易祖宗制度,专以聚敛为急,拒谏饰非,驱忠立佞。
拒谏饰非结果是小缺点成为大错误,甚至会断送了企业。
敝人不是没有开导他,可此人拒谏饰非,让人无法从中周旋,那么就只能认真查询,来个骑驴觅驴。
商纣拒谏饰非,残害忠良,使得朝中大臣、贵族以及诸侯和周边方国也都离心离德。
人说“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袁绍那两只耳朵,喜谗听佞,有不如无,他的战略决策一误再误,和他拒谏饰非、不纳忠言有直接关系。
而反观中国古代的许多昏暴之君,之所以败国亡家,也往往与朝纲独断、拒谏饰非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