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斟酌的成语
成语出处:明·杨慎《词品·填词用韵宜谐俗》:“此词连用数韵,酌古斟今,尤妙。”
成语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论语》、《孟子》,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成语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6卷:“杜子美改罢长吟,一字不苟。”
成语出处:《宦海》第四回:“这两位师老爷援古证今,衡情酌理的把‘古巴’截去了一个巴字。”
成语出处:唐·长孙讷言《〈切韵笺注〉序》:“此制酌古沿今,无以加也!”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循吏传 龚遂》:“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
成语出处:《史记 萧相国世家》:“[萧何]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成语出处:宋 俞文豹《吹剑录》:“此岂舒笺点翰,雕章琢句者所能出此!”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
成语出处:清·张南庄《何曲·序》:“讵能嚼字咬文,又何须之乎者也。”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答佞》:“人操行无恒,权时制宜,信者欺人,直者曲挠。”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一卷:“故意走出屋檐,件件的翻复认看,言真道假,弹筋估两的在日光中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