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微的成语
成语出处: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越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资政大夫礼部侍郎武进庄公神道碑铭》:“传山右阎氏之绪学,求二帝三王之微言大指,闵秦火之郁俨,悼孔泽之不完具。”
成语出处:清 黄宗羲《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其微言大义,苟非工大积久,能见本体。”
成语出处:清恽敬《读一》:“盖知者至广极大,析精剖微不可端倪者也。”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礼部试策·第三道》:“虽言微旨远,而学者苟能研精钩深,优柔而求之,则壼奥指趣,将焉廋哉!”
成语出处:秦牧《艺海拾贝 象和蚁的童话》:“一些谈艺术理论的著作为了要‘阐幽抉微’,也往往容易把艺术的道理谈得很深奥。”
成语出处:宋·郭绍彭《宋王先生圹铭》:“《从书》门分类聚,钩隐抉微,考证经史百氏,下致骚人墨客佚事,细大不捐。”
成语出处:《后汉书·贾逵伟》:“犹朝夕恪勤,游情六艺,研机综微,靡不审核。”
成语出处: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研精静虑,贞观厥美。怀秋成章,含笑奏理。”
成语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序:“潜心国史,博闻强记,研深覃精,至于前言往行。”
成语出处:明·唐顺之《吴儒人挽诗》序:“岂史主于纪大而略小,诗主于阐幽探赜,其为教一而其为体则异耶。”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
成语出处:明 王守仁《寄邹谦之书》:“随处体认天理之说,大约未尝不是,只要根究下落,即未免捕风捉影,纵令鞭辟向里,亦与圣门致良知之功,尚隔一尘。”
成语出处:清 李颙《南庠汇语》十六:“一则文字知见义袭于外,原不曾鞭辟着里,真参实悟。”
成语出处:郭沫若《文艺论集 论节奏》:“第三是生理学的假说……这种假说,是把心脏的鼓动和肺脏的呼吸,认为节奏之起源。这觉得很能鞭擗进里了。”
成语出处:宋张栻《答胡季随书》:“近来士子肯向学者,亦时有之,但实作工夫耐久者极难得也。且是要鞭擗向里,如此下工,方自觉病痛多耳。”
成语出处:清·陈田《明诗纪事戊签·江晖》:“景孚为文,钩玄猎秘,杂以古文奇字。”
成语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成语出处:章炳麟《缘起·例言》:“故撰录事迹,诠次法程,钩元提要,庶有取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