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闭字的成语

壁清野

成语拼音:bì bì qīng yiě

成语解释:犹言坚壁清野。是作战时采取的一种策略。
成语出处:《南齐书 曹虎传》;“部勒小戍,壁清野。”

关绝市

成语拼音:bì guān jué shì

成语解释:封关口,不与外界通商。
成语出处:清 林则徐《拟颁发檄谕英国国王稿》:“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玩好,可有可无,即非中国要需,何难关绝市。”

关却扫

成语拼音:bì guān què sǎo

成语解释:却:停止;却扫:不再清扫车迹,意指谢客。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成语出处:南朝 梁 江淹《恨赋》:“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关却扫,塞门不仕。”

阁思过

成语拼音:bì gé sī guò

成语解释:阁:小门。过:过错。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错。亦作“门思过”。
成语出处:《汉书·韩延寿传》:“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阁思过,一县莫知所为。”

关锁国

成语拼音:bì guān suǒ guó

成语解释:;关;关:关口;锁:封锁。封锁关口;关国境。指封锁国境;不与外国通商往来。
成语出处:《周易 复》:“复,先王以至日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门思愆

成语拼音:bì gé sī qiān

成语解释: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同“合思过”。
成语出处:《三国志 蜀志 来敏传》“坐事去职”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自谓能以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门思愆。”

关自守

成语拼音:bì guān zì shǒu

成语解释:守:防守。封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门自守,又坐邻伍铸钱挟铜,奸吏因以愁民。”

关主义

成语拼音:bì guān zhǔ yì

成语解释:关自守不与国外进行往来的政策
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中国一向是所谓‘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阁自责

成语拼音:bì gé zì zé

成语解释: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同“阁思过”。
成语出处:《汉书何并传》:“诩(严诩)本以孝行为官,谓掾史为师友,有过辄阁自责,终不大言。”

关自主

成语拼音:bì guān zì zhǔ

成语解释:指关关口,不和外国来往。
成语出处:见“关自守”。

户读书

成语拼音:bì hù dú shū

成语解释: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成语出处:《隋书 卢思道传》:“思道读之,多所不解,于是感激,户读书,师事河间邢才子。”

户关门

成语拼音:bì hù guān mén

成语解释:户:出入的门户。门户都关起来。形容冷清寥落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石秀心疑。来到市心里,只见人家户关门。”

境自守

成语拼音:bì jìng zì shǒu

成语解释:指封四境,严加防守。
成语出处:明 唐顺之《与河南李中丞石迭书》:“吾兄以素望起而任磁镇之计,若太原再警,势须鼓行而前,不得境自守而已也。”

口捕舌

成语拼音:bì kǒu bǔ shé

成语解释:犹言瓮中捉鳖。比喻敌方已被控制,无法逃脱。
成语出处:《晋书 张玄靓传》:“旋谓基曰:‘綝击其东,我等绝其西,不六旬,天下可定,斯口捕舌也。’”

口不谈

成语拼音:bì kǒu bù tán

成语解释:紧着嘴不说话或谈论秘密
成语出处:沈从文《边城》:“祖父则很快乐的夸奖了翠翠不少,且似乎不许别人来关心翠翠的婚事,故一到这件事便口不谈。”

口不言

成语拼音:bì kǒu bù yán

成语解释:住嘴巴不言语;指有话不说。
成语出处:西汉 桓宽《盐铁论 刺复》:“是以曹丞相日饮醇酒,倪大夫口不言。”

口藏舌

成语拼音:bì kǒu cáng shé

成语解释: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成语出处:五代 冯道《舌》诗:“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门合辙

成语拼音:bì kǒu hé shé

成语解释:犹言门造车,出门合辙。比喻互相投合。
成语出处: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八:“山谷云:东坡墨戏,水活石润,与予草书三昧,所谓门合辙。”

口结舌

成语拼音:bì kǒu jié shé

成语解释:着嘴不说话。犹言口藏舌。
成语出处:《快心编初集》第一回:“众人问知是郝家难为他,便口结舌不来兜搭。”

门却轨

成语拼音:bì kǒu què guǐ

成语解释:指杜绝宾客,不与来往。
成语出处:见“门扫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