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前宝磬转松韵”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岩前宝磬转松韵”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西岩山》,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án qián bǎo qìng zhuǎn sōng yù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全诗阅读

千古仙居物象饶,道成丹熟昼升霄。
岩前宝磬转松韵,洞口灵池应海潮。
崖折百花迟日晚,鹤归清夜唳声遥。
登临渐到希夷境,手拂行云度石桥。


诗词类型:

《西岩山》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西岩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千古仙居物象饶,
道成丹熟昼升霄。
岩前宝磬转松韵,
洞口灵池应海潮。
崖折百花迟日晚,
鹤归清夜唳声遥。
登临渐到希夷境,
手拂行云度石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奇妙的仙境景象。西岩山被描绘成一个千古仙居,充满了各种神奇的景物。在这个仙境中,道法圆满,仙丹已经炼成,升上了天空。山前的宝磬声回荡,与松树的风声交相呼应,洞口处的灵池仿佛应和着海潮的涌动声。崖壁上的百花绽放得稍晚,直到太阳下山,才逐渐散发出花香。夜晚,仙鹤归来,在清凉的夜晚高唳长鸣。登上山顶,渐渐进入了超凡脱俗的境界,手轻拂行云,踏着石桥走过。

赏析:
这首诗词以浪漫的想象力描绘了一个仙境的山景,展示了白居易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和对仙境的向往。通过诗中的描写,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神奇的山谷,感受到了其中的景色和氛围。

诗中的形象描写生动而准确,通过描绘仙山的景物和声音,营造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场景。诗人运用了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如“千古仙居物象饶”,“道成丹熟昼升霄”,使诗句充满了音韵之美。同时,通过对百花迟日晚的描绘,以及仙鹤的归来和夜晚的唳声,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变化,增添了诗词的情感层次。

整首诗词以山景描写为主线,通过描绘山上的仙境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超然世俗、追求仙境生活的向往。在最后两句中,诗人登上山顶,手拂行云,踏着石桥,仿佛进入了一个理想的境界,展示了他对超越尘世的渴望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仙山景色的描绘,营造了一个幻想而美丽的仙境,展示了白居易对自然和超凡境界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他对于超越尘世的渴望和追求。

《西岩山》白居易 拼音读音参考


xī yán shān
西岩山

qiān gǔ xiān jū wù xiàng ráo, dào chéng dān shú zhòu shēng xiāo.
千古仙居物象饶,道成丹熟昼升霄。
yán qián bǎo qìng zhuǎn sōng yùn, dòng kǒu líng chí yīng hǎi cháo.
岩前宝磬转松韵,洞口灵池应海潮。
yá zhé bǎi huā chí rì wǎn, hè guī qīng yè lì shēng yáo.
崖折百花迟日晚,鹤归清夜唳声遥。
dēng lín jiàn dào xī yí jìng, shǒu fú xíng yún dù shí qiáo.
登临渐到希夷境,手拂行云度石桥。

“岩前宝磬转松韵”平仄韵脚


拼音:yán qián bǎo qìng zhuǎn sōng yùn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六铣  (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仄韵) 去声十三问  (仄韵) 去声二十四敬  

网友评论



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