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螯应已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紫螯应已肥”出自宋代苏轼的《和穆父新凉》,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ǐ áo yīng yǐ féi,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全诗阅读

家居妻儿号,出仕猿鹤怨。
未能逐什一,安敢抟九万。
常恐樗栎身,坐缠冠盖蔓。
受恩如负债,粗报乃焚券。
但知眠牛衣,宁免刺虎圈。
清风来既雨,新稻香可饭。
紫螯应已肥,白酒谁能劝。
君今崔蔡手,政比张赵健。
三公行可致,一语先自献。
幸推江湖心,适我鱼鸟愿。


诗词类型:

《和穆父新凉》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穆父新凉》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家中妻儿称呼我,外出任职却怨恨。
未能追随什一制度,怎敢参与九万官僚。
常常担心自己的身份,坐着的冠盖被蔓生盘绕。
受到恩惠就像欠债一样,粗糙地回报却将债券烧掉。
只知道眠在牛皮上,不愿被虎扇圈困住。
清风带来了雨水,新稻散发着香气可作饭食。
螃蟹已经肥美,谁能劝得动我喝白酒。
你今天掌握了崔蔡的权柄,政绩比得上张赵的健康。
三公职位可以争取到,但我首先要奉献一番话语。
幸运地推动着江湖的心,满足了我作为鱼鸟的愿望。

诗意和赏析:
《和穆父新凉》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在官场中的遭遇和内心的感慨。诗中描绘了苏轼在家中受到妻儿的呼唤、在官场上受到猿猴和鹤鸟的嫉妒。他并未能够追随什一制度(宋代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也没有能力参与到庞大的官僚体系中。他常常担心自己的身份地位,感觉像是被纷繁的权力利益所缠绕。他体会到受到恩惠就像欠下了债务,但他却只能以粗糙的方式回报,甚至将债券烧掉。苏轼表达了自己对权力斗争和官场虚伪的厌恶之情。

然而,苏轼并不希望深陷于权力的漩涡之中。他希望能够保持纯朴和自由,像牛一样眠在简朴的牛皮上,而不愿被虎扇困住。他渴望自然的清风和雨水,渴望新稻散发的香气,他享受简单而自由的生活。他提到螃蟹肥美,白酒美味,表示自己可以享受物质的快乐,但他也意识到这些享受并不能真正满足内心的渴望。

最后几句诗中,苏轼谈及政治权力。他提到掌握崔蔡权柄的人,表示他们在政绩上能与张赵相比。他认为这些官员或许可以在官场中取得一些成就,但他自己更愿意奉献一番话语,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愿望。他感激自己能够推动江湖的心,实现了作为鱼鸟的愿望,意味着他保持了对自由和真实的追求。

整首诗词通过对官场生活和个人心境的对比,展现了苏轼对权力斗争的疲惫和对自由、纯朴生活的向往。他通过描绘自然的景物和简单的物质享受,表达了对虚伪权力的鄙视,并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真实追求。这首诗词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由和真实的向往,体现了苏轼独特的思想和审美观。

《和穆父新凉》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hé mù fù xīn liáng
和穆父新凉

jiā jū qī ér hào, chū shì yuán hè yuàn.
家居妻儿号,出仕猿鹤怨。
wèi néng zhú shén yī, ān gǎn tuán jiǔ wàn.
未能逐什一,安敢抟九万。
cháng kǒng chū lì shēn, zuò chán guān gài màn.
常恐樗栎身,坐缠冠盖蔓。
shòu ēn rú fù zhài, cū bào nǎi fén quàn.
受恩如负债,粗报乃焚券。
dàn zhī mián niú yī, níng miǎn cì hǔ quān.
但知眠牛衣,宁免刺虎圈。
qīng fēng lái jì yǔ, xīn dào xiāng kě fàn.
清风来既雨,新稻香可饭。
zǐ áo yīng yǐ féi, bái jiǔ shuí néng quàn.
紫螯应已肥,白酒谁能劝。
jūn jīn cuī cài shǒu, zhèng bǐ zhāng zhào jiàn.
君今崔蔡手,政比张赵健。
sān gōng xíng kě zhì, yī yǔ xiān zì xiàn.
三公行可致,一语先自献。
xìng tuī jiāng hú xīn, shì wǒ yú niǎo yuàn.
幸推江湖心,适我鱼鸟愿。

“紫螯应已肥”平仄韵脚


拼音:zǐ áo yīng yǐ féi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五微  

网友评论



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