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岩已礼百千相”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空岩已礼百千相”出自宋代苏轼的《赠昙秀》,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kōng yán yǐ lǐ bǎi qiān xiā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全诗阅读

白云出山初无心,栖乌何必恋山林。
道人偶爱山水故,纵步不知湖岭深。
空岩已礼百千相,曹溪更欲瞻遗像。
要知水味孰冷暖,始信梦时非幻妄。
袖中忽出贝叶书,中有璧月缀星珠。
人间胜绝略已遍,匡庐南岭并西湖。
西湖北望三千里,大堤冉冉横秋水。
诵师佳句说南屏,瘴云应逐秋风靡。
胡为只作十日欢,杖策复寻归路难。
留师笋蕨不足道,怅望荔子何时丹。


诗词类型:

《赠昙秀》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赠昙秀》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白云出山初无心,
栖乌何必恋山林。
道人偶爱山水故,
纵步不知湖岭深。
空岩已礼百千相,
曹溪更欲瞻遗像。
要知水味孰冷暖,
始信梦时非幻妄。
袖中忽出贝叶书,
中有璧月缀星珠。
人间胜绝略已遍,
匡庐南岭并西湖。
西湖北望三千里,
大堤冉冉横秋水。
诵师佳句说南屏,
瘴云应逐秋风靡。
胡为只作十日欢,
杖策复寻归路难。
留师笋蕨不足道,
怅望荔子何时丹。

诗意和赏析:
《赠昙秀》以描绘自然山水景色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为主题。诗人苏轼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人生短暂和离别之情的思考。

诗的开篇描绘了初升的白云和栖息在山林中的乌鸦,表达了它们无拘无束的自然状态。接着,诗人提到一个道人(指佛教僧人),他对山水景色有着深厚的情感。然而,诗人认为这种情感并不需要过于执着于山林,因为真正的山水之美并不在于外在形式,而是在于内心的体悟。诗人提到自己走过的高山险岭,并表达了对佛教祖庭曹溪的向往,希望能够亲眼见到佛教的先贤遗像,以加深对佛法的理解。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胜地,表达了对人间世事的感慨。他提到了西湖的美景,形容西湖北望可达三千里,大堤横跨秋水,展现出壮丽的景色。诗人引用了佳句,表达了对文化和艺术的欣赏。然而,他也对人生的短暂和离别之情进行了思考,认为欢愉只能持续十日,然后就要面临归途的艰难。诗人留恋山水之美,但也感叹自己留下来的只是些许不足道的笋蕨,期待着将来荔子变成红色。

整首诗词以自然山水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人世短暂的思考。他认为真正的美与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物质追求,而是在于内心的体悟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离别和短暂的人生的深刻思考。

《赠昙秀》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tán xiù
赠昙秀

bái yún chū shān chū wú xīn, qī wū hé bì liàn shān lín.
白云出山初无心,栖乌何必恋山林。
dào rén ǒu ài shān shuǐ gù, zòng bù bù zhī hú lǐng shēn.
道人偶爱山水故,纵步不知湖岭深。
kōng yán yǐ lǐ bǎi qiān xiāng, cáo xī gèng yù zhān yí xiàng.
空岩已礼百千相,曹溪更欲瞻遗像。
yào zhī shuǐ wèi shú lěng nuǎn, shǐ xìn mèng shí fēi huàn wàng.
要知水味孰冷暖,始信梦时非幻妄。
xiù zhōng hū chū bèi yè shū, zhōng yǒu bì yuè zhuì xīng zhū.
袖中忽出贝叶书,中有璧月缀星珠。
rén jiān shèng jué lüè yǐ biàn, kuāng lú nán lǐng bìng xī hú.
人间胜绝略已遍,匡庐南岭并西湖。
xī hú běi wàng sān qiān lǐ, dà dī rǎn rǎn héng qiū shuǐ.
西湖北望三千里,大堤冉冉横秋水。
sòng shī jiā jù shuō nán píng, zhàng yún yīng zhú qiū fēng mǐ.
诵师佳句说南屏,瘴云应逐秋风靡。
hú wéi zhǐ zuò shí rì huān, zhàng cè fù xún guī lù nán.
胡为只作十日欢,杖策复寻归路难。
liú shī sǔn jué bù zú dào, chàng wàng lì zi hé shí dān.
留师笋蕨不足道,怅望荔子何时丹。

“空岩已礼百千相”平仄韵脚


拼音:kōng yán yǐ lǐ bǎi qiān xiāng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仄韵) 去声二十三漾  

网友评论



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