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吟思归出无计”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讴吟思归出无计”出自宋代苏轼的《送刘寺丞赴余姚》,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ōu yín sī guī chū wú jì,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全诗阅读

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对床听夜雨。
玉笙哀怨不逢人,但见香烟横碧缕。
讴吟思归出无计,坐想蟋蟀空房语。
明朝开锁放观潮,豪气正与潮争怒。
银山动地君不看,独爱清香生雪雾。
别来聚散如宿昔,城郭空存鹤飞去。
我老人间万事休,君亦洗心従佛祖。
手香新写法界观,眼净不觑登伽女。
余姚古县亦何有,龙井白泉甘胜乳。
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


诗词类型:

《送刘寺丞赴余姚》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刘寺丞赴余姚》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和堂后石楠树,
与君对床听夜雨。
玉笙哀怨不逢人,
但见香烟横碧缕。

译文:
在中和堂后的石楠树下,
与你并肩躺在床上聆听夜雨声。
玉笙悲怨声无人共赏,
只见香烟在夜空中飘渺。

诗意:
这首诗以送别刘寺丞赴余姚为题材,表达了诗人苏轼与友人依偎在床上共听夜雨的情景。诗中玉笙的悲怨声难以与他人共享,只有诗人自己看到夜空中飘散的香烟。整首诗以深沉的意境描绘了离别的情感与诗人的思绪。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诗人的情感。首两句描述了诗人与刘寺丞并肩躺在床上听雨的情景,营造出一种亲密且温馨的氛围。接着,诗人以玉笙的悲怨声和夜空中的香烟来象征自己的情感与离别的寂寞之感。诗中的石楠树、夜雨、玉笙和香烟等形象描写细腻而独特,给人以深邃的感受。

接下来的几句诗中,诗人抒发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他坐着想象蟋蟀在空房中的鸣叫,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诗描述了明天的计划,诗人将去观潮,表示自己豪气冲天,不畏潮水的怒涛。而他却对身边的银山美景不以为然,更加钟爱清香与雪雾相融的景色。整首诗以离别和思念为主题,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独特的感悟与情感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精炼的语言描绘了离别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寓情于景的手法,展示了苏轼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表达风格。

《送刘寺丞赴余姚》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liú sì chéng fù yú yáo
送刘寺丞赴余姚

zhōng hé táng hòu shí nán shù, yǔ jūn duì chuáng tīng yè yǔ.
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对床听夜雨。
yù shēng āi yuàn bù féng rén, dàn jiàn xiāng yān héng bì lǚ.
玉笙哀怨不逢人,但见香烟横碧缕。
ōu yín sī guī chū wú jì, zuò xiǎng xī shuài kōng fáng yǔ.
讴吟思归出无计,坐想蟋蟀空房语。
míng cháo kāi suǒ fàng guān cháo, háo qì zhèng yǔ cháo zhēng nù.
明朝开锁放观潮,豪气正与潮争怒。
yín shān dòng dì jūn bù kàn, dú ài qīng xiāng shēng xuě wù.
银山动地君不看,独爱清香生雪雾。
bié lái jù sàn rú sù xī, chéng guō kōng cún hè fēi qù.
别来聚散如宿昔,城郭空存鹤飞去。
wǒ lǎo rén jiān wàn shì xiū, jūn yì xǐ xīn cóng fó zǔ.
我老人间万事休,君亦洗心従佛祖。
shǒu xiāng xīn xiě fǎ jiè guān, yǎn jìng bù qù dēng jiā nǚ.
手香新写法界观,眼净不觑登伽女。
yú yáo gǔ xiàn yì hé yǒu, lóng jǐng bái quán gān shèng rǔ.
余姚古县亦何有,龙井白泉甘胜乳。
qiān jīn mǎi duàn gù zhǔ chūn, shì yǔ yuè rén jiàng rì zhù.
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

“讴吟思归出无计”平仄韵脚


拼音:ōu yín sī guī chū wú jì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八霁  

网友评论



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