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何思虑”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天下何思虑”出自宋代苏轼的《和陶神释》,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iān xià hé sī lǜ,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全诗阅读

二子本无我,其初因物著。
岂惟老变衰,念念不如故。
知君非金石,安得长托附。
莫从老君言,亦莫用佛语。
仙山与佛国,终恐无是处。
甚欲随陶翁,移家酒中住。
醉醒要有尽,未易逃诸数。
平生逐儿戏,处处余作具。
所至人聚观,指目生毁誉。
如今一弄火,好恶都焚去。
既无负载劳,又无寇攘惧。
仲尼晚乃觉,天下何思虑


诗词类型:

《和陶神释》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陶神释》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子本无我,其初因物著。
岂惟老变衰,念念不如故。
知君非金石,安得长托附。
莫从老君言,亦莫用佛语。
仙山与佛国,终恐无是处。
甚欲随陶翁,移家酒中住。
醉醒要有尽,未易逃诸数。
平生逐儿戏,处处余作具。
所至人聚观,指目生毁誉。
如今一弄火,好恶都焚去。
既无负载劳,又无寇攘惧。
仲尼晚乃觉,天下何思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现实世界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己和世界的观察,表达了对人性和存在的思考。

赏析:
该诗词以自然界中的两个子物体为象征,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变迁和时光流转的感慨。诗的开篇,诗人提到二子本无我,指的是两个子物体本身并没有个体意识,它们的存在最初是因为附着在其他物体上。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老去衰退,不再如初。这种变化引发了诗人的思考,他感慨万物皆无常,与过去的美好不再相同。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怀疑和对追求永恒的渴望。他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都是暂时的,无法长久存在。无论是金石还是言语,都无法长期托附于事物之上。他表示不应该盲从老君的话语,也不应该寄托于佛语,因为连仙山和佛国都可能是虚幻的,不存在真正的归宿。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逃避现实和追求自由生活的渴望。他想随陶翁一起迁徙到酒中居住,寻求一种超脱于世俗的自由。他意识到人生有限,醉与醒都会有尽头,无法逃避宿命的束缚。他的一生都在追逐儿时的游戏,到处都是无用的东西。他的所作所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评论,但他认为这些好恶评价都是无关紧要的。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摆脱束缚和拥有内心自由的渴望。他说现在一把火将好恶都烧尽,意味着他不再受到外界评价的束缚,对于好与坏已经不再计较。他已经没有负担和劳累,也没有寇敌和恐惧。最后一句提到孔子在晚年才醒悟,问天下还有什么思虑。这是对世俗纷扰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自由境界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界中的两个子物体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变迁和时光流转的感慨,并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怀疑和对追求自由的渴望。诗人通过对自我和世界的思考,探讨了人性、存在和超脱尘世的主题。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诗性和洞察力。

《和陶神释》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hé táo shén shì
和陶神释

èr zi běn wú wǒ, qí chū yīn wù zhe.
二子本无我,其初因物著。
qǐ wéi lǎo biàn shuāi, niàn niàn bù rú gù.
岂惟老变衰,念念不如故。
zhī jūn fēi jīn shí, ān dé zhǎng tuō fù.
知君非金石,安得长托附。
mò cóng lǎo jūn yán, yì mò yòng fó yǔ.
莫从老君言,亦莫用佛语。
xiān shān yǔ fó guó, zhōng kǒng wú shì chù.
仙山与佛国,终恐无是处。
shén yù suí táo wēng, yí jiā jiǔ zhōng zhù.
甚欲随陶翁,移家酒中住。
zuì xǐng yào yǒu jǐn, wèi yì táo zhū shù.
醉醒要有尽,未易逃诸数。
píng shēng zhú ér xì, chǔ chù yú zuò jù.
平生逐儿戏,处处余作具。
suǒ zhì rén jù guān, zhǐ mù shēng huǐ yù.
所至人聚观,指目生毁誉。
rú jīn yī nòng huǒ, hào wù dōu fén qù.
如今一弄火,好恶都焚去。
jì wú fù zài láo, yòu wú kòu rǎng jù.
既无负载劳,又无寇攘惧。
zhòng ní wǎn nǎi jué, tiān xià hé sī lǜ.
仲尼晚乃觉,天下何思虑。

“天下何思虑”平仄韵脚


拼音:tiān xià hé sī lǜ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六御  

网友评论



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