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反初服”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何为反初服”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叔孙通》,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wéi fǎn chū fú,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全诗阅读

先生秦博士,秦礼颇能熟。
量主欲有为,两生皆不欲。
草具一王仪,群豪果知肃。
黄金既遍赐,短衣衣已续。
儒术自此凋,何为反初服


诗词类型:

《叔孙通》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叔孙通》

先生秦博士,
秦礼颇能熟。
量主欲有为,
两生皆不欲。

草具一王仪,
群豪果知肃。
黄金既遍赐,
短衣衣已续。

儒术自此凋,
何为反初服。

中文译文:
《叔孙通》

先生是秦朝的博士,
对于秦的礼仪相当熟悉。
主宰者希望有所作为,
两位先生却都不愿意。

以草草完成一份仪式,
群众果然认为肃然敬服。
黄金已经广泛赏赐,
短衣已然补充。

儒家学说从此式微,
为何要重新穿上旧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叔孙通》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通过描述叔孙通的境遇和思想转变,反映出社会变革对儒家传统的冲击和批判。叔孙通原本是一位博学的秦朝博士,精通秦国的礼仪,但他面对主宰者希望有所作为的期望时,却选择了放弃,不愿意从事政治。而其他同样有才华的人也对此持相同态度。

诗中提到的"一王仪"指的是草草完成一份仪式,意味着对于传统礼仪的敷衍态度。然而,群众却对此表示肃然敬服,这暗示着当时社会的虚伪和追求表面功夫的现象。

诗中的"黄金既遍赐,短衣衣已续"表达了主宰者对于功臣的赏赐和奖励,但这种物质享受并没有改变人们的内心追求,只是暂时的满足了物质需求。

最后两句"儒术自此凋,何为反初服"是作者对于儒家学说衰落的感慨和批评。儒家学说作为传统的思想体系,在社会变革中逐渐失去了影响力,人们为了适应新的时代,放弃了儒家的传统服饰和思想,这其中蕴含着对于社会变革和思想转变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叔孙通和其他知识分子对于社会变革的态度和对传统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儒家学说衰落的忧虑,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思想和文学风格。

《叔孙通》王安石 拼音读音参考


shū sūn tōng
叔孙通

xiān shēng qín bó shì, qín lǐ pō néng shú.
先生秦博士,秦礼颇能熟。
liàng zhǔ yù yǒu wéi, liǎng shēng jiē bù yù.
量主欲有为,两生皆不欲。
cǎo jù yī wáng yí, qún háo guǒ zhī sù.
草具一王仪,群豪果知肃。
huáng jīn jì biàn cì, duǎn yī yī yǐ xù.
黄金既遍赐,短衣衣已续。
rú shù zì cǐ diāo, hé wéi fǎn chū fú.
儒术自此凋,何为反初服。

“何为反初服”平仄韵脚


拼音:hé wéi fǎn chū fú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一屋  

网友评论



王安石

王安石头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