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于僮仆亲”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转于僮仆亲”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岁除夜有怀》,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uǎn yú tóng pú qī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

全诗阅读

一题作除夜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来日岁华新。


诗词类型:

《岁除夜有怀》孟浩然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岁除夜有怀》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岁除夜有怀,
一题作除夜迢递三巴路,
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
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
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
来日岁华新。

这首诗词表达了唐代诗人孟浩然对除夜的思考和感怀之情。除夜指的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人们在这一夜中会进行祭祀、驱邪、祈福等活动。诗中的"迢递三巴路"意味着孟浩然身处陌生的异乡,离家千里之遥,远离亲人和故土。

诗的第二节表达了诗人在乱山残雪的夜晚,独自点燃孤烛的孤寂情景。他置身于异乡之地,感到孤独和无依,与故乡和亲人相隔遥远。

第三节诗中提到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意味着他与家人的距离渐行渐远,却与仆人相伴。这反映了诗人身处异乡的无奈和孤单,与亲人分离,只能依靠僮仆作伴。

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对流离失所的困境的无奈,他感慨自己的飘泊状态,但也抱有希望和对未来的期盼。"来日岁华新"意味着希望来年能够有新的希望和美好。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孟浩然在除夜时的心情,抒发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希望。诗中运用了孤烛、异乡、骨肉远等意象,通过对情感和境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对归乡和团圆的渴望。整首诗抒发了一种离乡背井、思乡之情,以及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岁除夜有怀》孟浩然 拼音读音参考


suì chú yè yǒu huái
岁除夜有怀

yī tí zuò chú yè
一题作除夜
tiáo dì sān bā lù, jī wēi wàn lǐ shēn.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luàn shān cán xuě yè, gū zhú yì xiāng rén.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jiàn yǔ gǔ ròu yuǎn, zhuǎn yú tóng pú qīn.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nà kān zhèng piāo bó, lái rì suì huá xīn.
那堪正飘泊,来日岁华新。

“转于僮仆亲”平仄韵脚


拼音:zhuǎn yú tóng pú qīn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网友评论



孟浩然

孟浩然头像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