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把锄人”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宋代   秦观

谁知把锄人”出自宋代秦观的《海康书事十首》, 诗句共5个字。

白发坐钩党,南迁海濒州。
灌园以餬口,身自杂苍头。
篱落秋暑中,碧花蔓牵牛。
谁知把锄人,旧日东陵侯。

诗句汉字解释

诗词:《海康书事十首》

白发坐钩党,南迁海濒州。
灌园以餬口,身自杂苍头。
篱落秋暑中,碧花蔓牵牛。
谁知把锄人,旧日东陵侯。

中文译文:
白发坐着勾党,南迁至海濒州。
耕种园地为生活,自己身上承担繁重劳苦。
在秋天和炎热的夏天,篱笆下的葡萄藤牵引着牛。
谁知道这位持锄耕作的人,曾是昔日的东陵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的作品,描述了一个老者的生活境遇和过去的身份。诗中的主人公白发坐着勾党,这是指他年事已高,头发已经变白。他曾经是东陵侯,但因为种种原因,他南迁到海边的濒州,过着艰苦的生活。

他以灌溉园地为生,自己亲自承担着劳作,头上的苍头说明他的生活十分辛苦。诗中提到的篱笆下的葡萄藤是秋天和夏天的景象,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然界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田园诗意。

最后两句"谁知把锄人,旧日东陵侯"表达了主人公的遭遇和内心感叹。他过去是东陵侯,拥有尊贵的身份,但现在他只是一位默默耕作的农夫,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的身份和功绩。这种对过去荣耀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营造了一种深情和忧伤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展现了主人公的艰辛生活和内心的感叹。同时,诗人还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和田园的氛围,使诗意更加丰富和深远。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ǎi kāng shū shì shí shǒu
海康书事十首
bái fà zuò gōu dǎng, nán qiān hǎi bīn zhōu.
白发坐钩党,南迁海濒州。
guàn yuán yǐ hú kǒu, shēn zì zá cāng tóu.
灌园以餬口,身自杂苍头。
lí luò qiū shǔ zhōng, bì huā màn qiān niú.
篱落秋暑中,碧花蔓牵牛。
shéi zhī bǎ chú rén, jiù rì dōng líng hóu.
谁知把锄人,旧日东陵侯。

“谁知把锄人”平仄韵脚


拼音:shéi zhī bǎ chú rén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平韵) 下平十二侵  

网友评论



* “谁知把锄人”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谁知把锄人”出自秦观的 《海康书事十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秦观简介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