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越风俗殊”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骆越风俗殊”出自宋代秦观的《雷阳书事》,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uò yuè fēng sú shū,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全诗阅读

骆越风俗殊,有疾皆勿药。
束带趋祀房,用史巫纷若。
弦歌荐茧栗,奴士洽觞酌。
呻吟殊未央,更把鸡骨灼。


诗词类型:

《雷阳书事》秦观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雷阳书事》

雷阳是指现今的广东省阳江市,这首诗词是秦观在宋代写的。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骆越风俗殊,
有疾皆勿药。
束带趋祀房,
用史巫纷若。
弦歌荐茧栗,
奴士洽觞酌。
呻吟殊未央,
更把鸡骨灼。

中文译文:
骆越地方的风俗迥异,
有疾病的人皆不服药。
系好腰带匆匆赶往祭祀之地,
使用历史和巫术的人们络绎不绝。
弦乐和歌声伴随着茧和栗子的进献,
奴仆和士人齐聚宴饮。
呻吟声此刻还未停止,
更有人将鸡骨烧成灰烬。

诗意和赏析:
《雷阳书事》描绘了宋代骆越地方(现今的广东阳江)的风俗和习惯。诗中提到了一些当地的特色和仪式。

首先,诗中提到了当地人对疾病的特殊观念,认为疾病不应该用药物治疗,而是采取其他方式。这反映了当时民间对疾病的不同认识和治疗方式的多样性。

其次,诗中描绘了人们赶往祭祀场所的景象。他们急忙束起腰带,纷纷前往祭祀的地方。而这些祭祀活动则涉及到历史和巫术,显示了当地文化中祭祀仪式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接着,诗中描述了在这样的场合中,弦乐和歌声不绝于耳。人们献上茧和栗子,享受着宴饮。这里展现了当时的社交场景和人们的欢乐氛围。

最后,诗中提到了呻吟声仍在持续,有人将鸡骨烧成灰烬。这里可能暗示着一种寓意,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人世间的变幻无常。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骆越地方的风俗和仪式,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信仰。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细节的关注,秦观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那个时代和地方,让人们感受到了当时的风土人情。

《雷阳书事》秦观 拼音读音参考


léi yáng shū shì
雷阳书事

luò yuè fēng sú shū, yǒu jí jiē wù yào.
骆越风俗殊,有疾皆勿药。
shù dài qū sì fáng, yòng shǐ wū fēn ruò.
束带趋祀房,用史巫纷若。
xián gē jiàn jiǎn lì, nú shì qià shāng zhuó.
弦歌荐茧栗,奴士洽觞酌。
shēn yín shū wèi yāng, gèng bǎ jī gǔ zhuó.
呻吟殊未央,更把鸡骨灼。

“骆越风俗殊”平仄韵脚


拼音:luò yuè fēng sú shū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七虞  

网友评论



秦观

秦观头像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