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五峰气”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有时五峰气”出自唐代杜甫的《望岳三首·其三》,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ǒu shí wǔ fēng qì,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

全诗阅读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
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
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
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诗词类型:写山

望岳三首·其三翻译

传说南岳有朱雀,从百代以前的帝王开始,就有为岳分上下之礼。
在大半广阔的南方之地祀岳时,迅速吸取天地灵气。
朝廷对衡山施以祭祀之典,但治理国家在于德政而不是烧香点蜡。
巡视地方祭祀南岳,何等寂寥,当年的先人已早离去。
我身受世俗的法礼教德的阻碍,现在终于越潇湘,来到衡山了。
我终日或游走于山崖峻岭中,或在泛起清光的河上泛舟。
祝融山极为高耸,山顶似乎直触低处的昴星。
但诸峰中唯有紫盖山与华山不相上下,似与华山争高。
又听说以前的魏夫人成仙后与群仙翱翔于华山之空。
有时群峰顶上的气候,刮起的风像飞霜一样。
走长途的时间很紧,没有时间拄着杖爬上高崇的山岭。
登完山后,希望立即下山,到休玉堂去洗澡。
多次和郡守对话,问他这怎会有这样雄伟的衡山?这不得不咏赞我皇了。
祭祀用的玉忍耐世间之俗,而用于祭祀,但神会因此而降福人间的。

望岳三首·其三简析

  咏衡山的《望岳》写于作者晚暮之年,首尾抒发议论,中间写景叙事。“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几句写历代帝王皆设职官崇礼衡山。“在德非馨香”句,寓有讽喻之意,以微婉之词道出,劝勉君主要以德治国。九、十两句,作者叙自己因世乱所驱投奔南国,所以有望岳的机会。接下来自“渴日绝壁出”至“散风如飞霜”写衡山景色,乃全篇中心所在。最后以祀岳之意作结,呼应起笔“秩礼”。而“曷以赞我皇”一句,杜甫爱国之心,强烈地洋溢于字里行间。这首《望岳》通篇皆流露着作者忠君爱国的情怀,即使飘泊江湖,仍是关心朝政,无日或忘。

《望岳三首·其三》杜甫 拼音读音参考


wàng yuè sān shǒu qí sān
望岳三首·其三

nán yuè pèi zhū niǎo, zhì lǐ zì bǎi wáng.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chuā xī lǐng dì líng, hóng dòng bàn yán fāng.
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bāng jiā yòng sì diǎn, zài dé fēi xīn xiāng.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xún shǒu hé jì liáo, yǒu yú jīn zé wáng.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jì wú ài shì wǎng, xíng mài yuè xiāo xiāng.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kě rì jué bì chū, yàng zhōu qīng guāng páng.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zhù róng wǔ fēng zūn, fēng fēng cì dī áng.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
zǐ gài dú bù cháo, zhēng zhǎng yè xiāng wàng.
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
gōng wén wèi fū rén, qún xiān jiā áo xiáng.
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
yǒu shí wǔ fēng qì, sàn fēng rú fēi shuāng.
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
qiān pò xiàn xiū tú, wèi xiá zhàng chóng gāng.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guī lái jì mìng jià, mù yù xiū yù táng.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sān tàn wèn fǔ zhǔ, hé yǐ zàn wǒ huáng.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shēng bì rěn shuāi sú, shén qí sī jiàng xiáng.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有时五峰气”平仄韵脚


拼音:yǒu shí wǔ fēng qì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五未  

网友评论


杜甫

杜甫头像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