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愁夜中自足蝎”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每愁夜中自足蝎”出自唐代杜甫的《早秋苦热,堆案相仍(时任华州司功)》,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ěi chóu yè zhōng zì zú xiē,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全诗阅读

七月六日苦炎热,对食暂餐还不能。
每愁夜中自足蝎,况乃秋后转多蝇。
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
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蹋层冰。


诗词类型: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时任华州司功)》杜甫 翻译、赏析和诗意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时任华州司功)》是杜甫写于唐代的一首诗。诗意写的是七月初六非常炎热的天气,虽然吃了一点点东西,但还是不能解渴。夜晚的时候还要担心叮咬人的蝎子,更何况秋天过后有很多苍蝇。杜甫因为曾经担任过华州司功的职务,对文书繁忙感到焦急,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他望着南方的青松树,向往能够赤脚踩在冰冷的冰上。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在炎热的夏天里的不安和焦躁,同时也展示了对自然清凉的向往。

译文如下:

七月六日苦炎热,
对食暂餐还不能。
每愁夜中自足蝎,
况乃秋后转多蝇。
束带发狂欲大叫,
簿书何急来相仍。
南望青松架短壑,
安得赤脚蹋层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夏天的炎热和繁忙的工作,展示了诗人的焦虑和不安。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实际的问题与诗人内心的情绪相互映衬。例如,诗中提到吃了一点食物仍不能解渴,夜晚还要担心叮咬人的蝎子,这些表述彰显了诗人的痛苦和焦虑。另外,对比诗中提到了秋后转多蝇,正是因为夏天的残热,引来了更多的苍蝇和蚊虫,形象地揭示了夏天的不愉快。而对于工作的焦虑,诗中使用了束带发狂来形容,表达了诗人在繁忙的工作中的忧虑和不安。最后,诗中以青松架短壑,赤脚蹈层冰来结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期望和向往,以此减轻了诗中的痛苦和焦虑。整首诗通过鲜明而对比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尽管在炎热的夏天仍然充满忧虑和压力的画面,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清凉和宁静的向往,体现了他对自由和舒适生活的渴望。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时任华州司功)》杜甫 拼音读音参考


zǎo qiū kǔ rè, duī àn xiāng réng shí rèn huá zhōu sī gōng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时任华州司功)

qī yuè liù rì kǔ yán rè, duì shí zàn cān hái bù néng.
七月六日苦炎热,对食暂餐还不能。
měi chóu yè zhōng zì zú xiē,
每愁夜中自足蝎,
kuàng nǎi qiū hòu zhuǎn duō yíng.
况乃秋后转多蝇。
shù dài fā kuáng yù dà jiào, bù shū hé jí lái xiāng réng.
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
nán wàng qīng sōng jià duǎn hè, ān dé chì jiǎo tà céng bīng.
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蹋层冰。

“每愁夜中自足蝎”平仄韵脚


拼音:měi chóu yè zhōng zì zú xiē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六月  

网友评论


杜甫

杜甫头像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