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齎志空死能无叹”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宋代   陆游

齎志空死能无叹”出自宋代陆游的《登灌口庙东大楼观缗江雪山》, 诗句共7个字。

我生不识柏梁建章之宫殿,安得峨冠侍游宴;又不及身在荥阳京索间,擐甲横戈夜酣战。
胸中迫隘思远游,泝江来倚*山楼。
千年雪岭阑边出,万里云涛坐上浮。
禹迹茫茫始江汉,疏凿功当九州半。
丈夫生世要如此,齎志空死能无叹!白发萧条吹北风,手持卮酒酹江中。
姓名未死终磊磊,要与此江东注海。

诗句汉字解释

《登灌口庙东大楼观缗江雪山》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生来不曾见过柏梁建章的宫殿,怎能享受峨冠侍奉的游宴;
又未能置身于荥阳的京索之间,穿着甲胄,手持戈矛,夜晚充满战斗。
胸中的渴望迫使我远游,循着江水来到依靠山楼。
千年的雪岭从栏杆边嶙峋而出,万里的云涛漂浮在眼前。
禹王的足迹在茫茫之中始于江汉,疏通的功劳覆盖了九州的一半。
作为一个男子汉,生而为人就应该有如此的志向,虽然空死也能无悔叹息!
白发苍苍被北风吹拂,手持酒杯向江中倾斟。
姓名虽未死去却依然崇高,希望与这条江流东注到大海。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平凡生活的不满和对远大理想的向往。他感叹自己未能亲眼见到宏伟的古代宫殿和参与战争,却渴望着广阔的天地和壮丽的景色。他通过登上山楼,倚靠在江边,远眺千年的雪山和万里的云海,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诗人以禹王的疏通九州的壮举为例,强调了作为一个男子汉应该有追求伟大事业的志向。尽管诗人承认自己可能无法实现这些理想,但他仍然坚定地表示愿意为之奋斗,并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够永远流传,并与江水一同注入大海。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自身命运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追求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人借景抒怀,以江山雪岭的壮丽景色和禹王的英勇事迹来凸显自己内心的追求和向往。他借用禹王的事迹,寄托了对理想追求的坚持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尽管诗人认识到现实可能无法如愿,但他依然表示愿意为之奋斗,并且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够流传下去,与江水一同注入大海,表达了对个人价值和存在意义的追求。整首诗词意境高远,语言简练,既表达了对理想追求的渴望,又反映了诗人对于自身命运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ēng guàn kǒu miào dōng dà lóu guān mín jiāng xuě shān
登灌口庙东大楼观缗江雪山
wǒ shēng bù shí bǎi liáng jiàn zhāng zhī gōng diàn, ān dé é guān shì yóu yàn yòu bù jí shēn zài xíng yáng jīng suǒ jiān, huàn jiǎ héng gē yè hān zhàn.
我生不识柏梁建章之宫殿,安得峨冠侍游宴;又不及身在荥阳京索间,擐甲横戈夜酣战。
xiōng zhōng pò ài sī yuǎn yóu, sù jiāng lái yǐ shān lóu.
胸中迫隘思远游,泝江来倚*山楼。
qiān nián xuě lǐng lán biān chū, wàn lǐ yún tāo zuò shàng fú.
千年雪岭阑边出,万里云涛坐上浮。
yǔ jī máng máng shǐ jiāng hàn, shū záo gōng dāng jiǔ zhōu bàn.
禹迹茫茫始江汉,疏凿功当九州半。
zhàng fū shēng shì yào rú cǐ, jī zhì kōng sǐ néng wú tàn! bái fà xiāo tiáo chuī běi fēng, shǒu chí zhī jiǔ lèi jiāng zhōng.
丈夫生世要如此,齎志空死能无叹!白发萧条吹北风,手持卮酒酹江中。
xìng míng wèi sǐ zhōng lěi lěi, yào yǔ cǐ jiāng dōng zhù hǎi.
姓名未死终磊磊,要与此江东注海。

“齎志空死能无叹”平仄韵脚


拼音:jī zhì kōng sǐ néng wú tàn
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
韵脚:(平韵) 上平十四寒  (仄韵) 去声十五翰  

网友评论



* “齎志空死能无叹”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齎志空死能无叹”出自陆游的 《登灌口庙东大楼观缗江雪山》,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陆游简介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