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春江上别”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气春江上别”出自唐代杜甫的《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ì chūn jiāng shàng bié,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全诗阅读

贤良归盛族,吾舅尽知名。
徐庶高交友,刘牢出外甥。
泥涂岂珠玉,环堵但柴荆。
衰老悲人世,驱驰厌甲兵。
气春江上别,泪血渭阳情。
舟鹢排风影,林乌反哺声。
永嘉多北至,句漏且南征。
必见公侯复,终闻盗贼平。
郴州颇凉冷,橘井尚凄清。
从役何蛮貊,居官志在行。


诗词类型:

《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杜甫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贤良归盛族,吾舅尽知名。
徐庶高交友,刘牢出外甥。
泥涂岂珠玉,环堵但柴荆。
衰老悲人世,驱驰厌甲兵。
气春江上别,泪血渭阳情。
舟鹢排风影,林乌反哺声。
永嘉多北至,句漏且南征。
必见公侯复,终闻盗贼平。
郴州颇凉冷,橘井尚凄清。
从役何蛮貊,居官志在行。

诗意:
这首诗以送别二十三舅杜录事为题材,展示了杜甫对舅舅及其身世境遇的情感关怀,以及对时局和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中呈现了人生的起伏,揭示了官场的无奈和社会的变幻,以及对家族、友情、使命和现实的深思。

赏析:
1. 诗中的"贤良归盛族,吾舅尽知名"表现了舅舅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归隐回家也使他在家族中备受尊敬和知名。
2. "徐庶高交友,刘牢出外甥"指的是徐庶和刘备,这里表达了杜甫对交友和家族成员的深刻认识,以及外甥刘牢的离去。
3. "泥涂岂珠玉,环堵但柴荆"用以比喻人才被埋没和困住,揭示官场险恶、才能被忽视的现实。
4. "衰老悲人世,驱驰厌甲兵"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变迁、衰老的忧虑,以及对战乱和征战的厌恶。
5. "气春江上别,泪血渭阳情"展示了离别时的情感之深,以及杜甫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6. "舟鹢排风影,林乌反哺声"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际关系和恩义的思考。
7. "永嘉多北至,句漏且南征"指出了时局动荡,社会不安的状况。
8. "必见公侯复,终闻盗贼平"对未来的期许,表达了对国家安宁和社会复兴的盼望。
9. "郴州颇凉冷,橘井尚凄清"以郴州寒凉的景色反映了当地困苦的情况。
10. "从役何蛮貊,居官志在行"表达了作者虽然受困于部族役使和社会环境,但仍然怀抱官宦的志向。

这首诗充分展示了杜甫深刻的社会观察和对人生百态的思考,以及他对家族、国家和人性的关切。通过自然景物、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诗人将个人感受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使诗歌更具厚重的内涵。

《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杜甫 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sòng èr shí sān jiù lù shì zhī shè chēn zhōu
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

xián liáng guī shèng zú, wú jiù jǐn zhī míng.
贤良归盛族,吾舅尽知名。
xú shù gāo jiāo yǒu, liú láo chū wài shēng.
徐庶高交友,刘牢出外甥。
ní tú qǐ zhū yù, huán dǔ dàn chái jīng.
泥涂岂珠玉,环堵但柴荆。
shuāi lǎo bēi rén shì, qū chí yàn jiǎ bīng.
衰老悲人世,驱驰厌甲兵。
qì chūn jiāng shàng bié, lèi xuè wèi yáng qíng.
气春江上别,泪血渭阳情。
zhōu yì pái fēng yǐng, lín wū fǎn bǔ shēng.
舟鹢排风影,林乌反哺声。
yǒng jiā duō běi zhì, jù lòu qiě nán zhēng.
永嘉多北至,句漏且南征。
bì jiàn gōng hóu fù, zhōng wén dào zéi píng.
必见公侯复,终闻盗贼平。
chēn zhōu pō liáng lěng, jú jǐng shàng qī qīng.
郴州颇凉冷,橘井尚凄清。
cóng yì hé mán mò, jū guān zhì zài háng.
从役何蛮貊,居官志在行。

“气春江上别”平仄韵脚


拼音:qì chūn jiāng shàng bié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九屑  

网友评论


杜甫

杜甫头像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