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阴而息迹”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人就阴而息迹”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岩下放言五首之灵椿台》, 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rén jiù yīn ér xī jī,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平。

全诗阅读

苍苔古木,相依涧壑之滨;黄葛女萝,自致风云之上。
人就阴而息迹,鸟投暮而来归。
水影林光,常相助发,溪声斧响,直下称提。


诗词类型:

《岩下放言五首之灵椿台》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岩下放言五首之灵椿台》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苍苔古木,相依涧壑之滨;
黄葛女萝,自致风云之上。
人就阴而息迹,鸟投暮而来归。
水影林光,常相助发,溪声斧响,直下称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岩下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的开篇描述了苍苔古木,它们生长在涧壑的边缘,互相依靠。这里的苍苔古木象征着历经风雨、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它们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展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接着,诗中提到了一位黄葛女萝,她自己主动追求风云,成就了非凡的事业。黄葛女萝代表了有志向和追求的人,她们奋发向上,追逐自己的梦想,不被困境所阻挠。

下一段中,诗人讲述了人们在阴暗中隐匿,鸟儿在黄昏时归巢。这里暗示了人们在困境中退缩和逃避,而鸟儿回巢则是一种归宿和安定的象征。通过对人与自然的对比,诗人呼应了人们面对挫折时的动摇和迷茫。

最后两句描述了水的倒映和林中的光芒,以及溪水的流动和斧头的声音。水影和林光相互映衬,溪水的流动和斧头的声音则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这里暗示了自然界的力量和生命的活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向往。

《岩下放言五首之灵椿台》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追求,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和对比手法,以及对声音和光影的描绘,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给人以启示和感悟。

《岩下放言五首之灵椿台》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yán xià fàng yán wǔ shǒu zhī líng chūn tái
岩下放言五首之灵椿台

cāng tái gǔ mù, xiāng yī jiàn hè zhī bīn huáng gé nǚ luó, zì zhì fēng yún zhī shàng.
苍苔古木,相依涧壑之滨;黄葛女萝,自致风云之上。
rén jiù yīn ér xī jī, niǎo tóu mù ér lái guī.
人就阴而息迹,鸟投暮而来归。
shuǐ yǐng lín guāng, cháng xiāng zhù fā, xī shēng fǔ xiǎng, zhí xià chēng tí.
水影林光,常相助发,溪声斧响,直下称提。

“人就阴而息迹”平仄韵脚


拼音:rén jiù yīn ér xī jī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网友评论



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