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人之筋系车輈”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宋代   梅尧臣

抽人之筋系车輈”出自宋代梅尧臣的《余居御桥南夜闻妖鸟鸣效昌黍体》, 诗句共7个字。

都城夜半阴云黑,忽闻转毂声咿呦。
尝忆楚乡有妖鸟,一身九首如赘疣。
或时月暗过闾里,缓音低语若有求。
小儿藏头妇灭火,闭门鸡犬不尔留。
我问楚俗何苦尔,云是鬼车载鬼游。
鬼车载鬼奚所及,抽人之筋系车輈
昔听此言未能信,欲访上天终无由。
今来中土百物正,安得遂与南方俦。
上帝因风如可达,愿令驱逐出九州。

诗句汉字解释

《余居御桥南夜闻妖鸟鸣效昌黍体》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都城夜半阴云黑,
忽闻转毂声咿呦。
尝忆楚乡有妖鸟,
一身九首如赘疣。

或时月暗过闾里,
缓音低语若有求。
小儿藏头妇灭火,
闭门鸡犬不尔留。

我问楚俗何苦尔,
云是鬼车载鬼游。
鬼车载鬼奚所及,
抽人之筋系车輈。

昔听此言未能信,
欲访上天终无由。
今来中土百物正,
安得遂与南方俦。

上帝因风如可达,
愿令驱逐出九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都城御桥南夜间听到妖鸟的鸣叫,以及在此过程中思考了一些人们所忽视的社会问题。作者回忆起自己的故乡楚地有一种妖鸟,它身体上有九个多余的头颅,象征着社会上的附庸和累赘。

诗中提到了一些隐晦的场景和象征,如月光下的乡村巷陌、低语细语以及孩童和妇女的举动,暗示了社会中普通人在面对问题时的被动和无力,以及他们对邪恶的回避和逃避。

作者质问楚地的人们为何苦受这种状况,得到的回答是鬼车载着鬼魂在城乡间游荡,甚至有人被抽取筋骨来为鬼车牵引。这种说法虽然令人难以置信,但作者却无法验证,无法上天寻求答案。

最后,作者认为现在的社会已经进步,百姓的生活逐渐好转,希望上帝能够通过风来驱逐这些邪恶的存在,使社会恢复净土。

赏析:
这首诗以妖鸟的形象隐喻社会中的附庸和累赘,通过揭示普通人面对邪恶和不公时的无力和回避,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关切和批判。诗中运用了许多隐喻和象征的手法,给人以一种幻化和神秘的感觉。

作者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揭示,反映了对社会不公和邪恶现象的关注和不满。他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呼喊,呼唤社会的进步和改变。整首诗在描绘社会阴暗面的同时,也透露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希冀。

这首诗词内容深邃,语言华丽,通过运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将社会现象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不仅展示了梅尧臣的才华,还提供了对宋代社会的一种观察和反思。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ú jū yù qiáo nán yè wén yāo niǎo míng xiào chāng shǔ tǐ
余居御桥南夜闻妖鸟鸣效昌黍体
dū chéng yè bàn yīn yún hēi, hū wén zhuǎn gǔ shēng yī yōu.
都城夜半阴云黑,忽闻转毂声咿呦。
cháng yì chǔ xiāng yǒu yāo niǎo, yī shēn jiǔ shǒu rú zhuì yóu.
尝忆楚乡有妖鸟,一身九首如赘疣。
huò shí yuè àn guò lǘ lǐ, huǎn yīn dī yǔ ruò yǒu qiú.
或时月暗过闾里,缓音低语若有求。
xiǎo ér cáng tóu fù miè huǒ, bì mén jī quǎn bù ěr liú.
小儿藏头妇灭火,闭门鸡犬不尔留。
wǒ wèn chǔ sú hé kǔ ěr, yún shì guǐ chē zài guǐ yóu.
我问楚俗何苦尔,云是鬼车载鬼游。
guǐ chē zài guǐ xī suǒ jí, chōu rén zhī jīn xì chē zhōu.
鬼车载鬼奚所及,抽人之筋系车輈。
xī tīng cǐ yán wèi néng xìn, yù fǎng shàng tiān zhōng wú yóu.
昔听此言未能信,欲访上天终无由。
jīn lái zhōng tǔ bǎi wù zhèng, ān dé suì yǔ nán fāng chóu.
今来中土百物正,安得遂与南方俦。
shàng dì yīn fēng rú kě dá, yuàn lìng qū zhú chū jiǔ zhōu.
上帝因风如可达,愿令驱逐出九州。

“抽人之筋系车輈”平仄韵脚


拼音:chōu rén zhī jīn xì chē zhōu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韵脚

网友评论



* “抽人之筋系车輈”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抽人之筋系车輈”出自梅尧臣的 《余居御桥南夜闻妖鸟鸣效昌黍体》,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梅尧臣简介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