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桥车辙过”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渭桥车辙过”出自宋代梅尧臣的《送陕西都运彭待制》,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èi qiáo chē zhé guò,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

全诗阅读

塞下兵难去,关中粟未多。
君心同汉帝,粮道得萧何。
函谷马蹄入,渭桥车辙过
地形终险固,山色旧嵯峨。
不媿先贤传,重听得宝歌。
归来奏天子,安稳看鸣珂。


诗词类型:

《送陕西都运彭待制》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陕西都运彭待制》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塞下兵难去,关中粟未多。
君心同汉帝,粮道得萧何。
函谷马蹄入,渭桥车辙过。
地形终险固,山色旧嵯峨。
不媿先贤传,重听得宝歌。
归来奏天子,安稳看鸣珂。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送别陕西都运彭待制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塞外的兵乱和关中的粮食匮乏,表达了对彭待制远行的担忧和祝福。诗中提到了历史上的汉帝和萧何,暗示了彭待制与他们有着相同的心志和胸怀。诗人通过描绘函谷关的马蹄声和渭桥上的车辙痕迹,展现了彭待制离开的场景。诗人还表达了对陕西地形险要和山色秀美的赞美,并表示自己不愧是先贤的传人,重视听到的宝歌。最后,诗人祝愿彭待制归来后能够安稳地向天子奏报,并享受宁静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送别彭待制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彭待制的关切和祝福。通过对塞外和关中的形势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彭待制远行的担忧和对国家安危的关注。诗中运用了历史典故,将彭待制与汉帝、萧何相提并论,突显了他们的共同志向和品质。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函谷关和渭桥的景象,展现了离别的场景,增加了诗词的情感色彩。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彭待制归来后的祝愿,展示了对他的期待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彭待制的敬佩和祝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国家安宁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送陕西都运彭待制》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shǎn xī dōu yùn péng dài zhì
送陕西都运彭待制

sāi xià bīng nán qù, guān zhōng sù wèi duō.
塞下兵难去,关中粟未多。
jūn xīn tóng hàn dì, liáng dào dé xiāo hé.
君心同汉帝,粮道得萧何。
hán gǔ mǎ tí rù, wèi qiáo chē zhé guò.
函谷马蹄入,渭桥车辙过。
dì xíng zhōng xiǎn gù, shān sè jiù cuó é.
地形终险固,山色旧嵯峨。
bù kuì xiān xián chuán, zhòng tīng dé bǎo gē.
不媿先贤传,重听得宝歌。
guī lái zòu tiān zǐ, ān wěn kàn míng kē.
归来奏天子,安稳看鸣珂。

“渭桥车辙过”平仄韵脚


拼音:wèi qiáo chē zhé guò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平韵) 下平五歌  (仄韵) 去声二十一个  

网友评论



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