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亭一入野气深”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孤亭一入野气深”出自宋代梅尧臣的《会胜院沃洲亭》,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ū tíng yī rù yě qì shē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全诗阅读

前溪夹洲後溪阔,风吹细浪龙鳞活。
孤亭一入野气深,松上藤萝篱上葛。
葛花葛蔓无断时,女萝莫翦连古枝。
当年吾叔读书处,夜夜湿萤来复去。


诗词类型:

《会胜院沃洲亭》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会胜院沃洲亭》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前溪夹洲後溪阔,
风吹细浪龙鳞活。
孤亭一入野气深,
松上藤萝篱上葛。
葛花葛蔓无断时,
女萝莫翦连古枝。
当年吾叔读书处,
夜夜湿萤来复去。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为沃洲亭的景点。前溪和后溪夹着洲岛,溪水宽广,微风吹拂下,水波如龙鳞般活动。孤亭独立在野外,周围充满了浓郁的自然气息。松树上爬满了藤萝,篱笆上盛开着葛花。葛蔓茂盛,无时无刻不在生长,女萝也不要剪去连接古老枝干的藤蔓。诗人回忆起他叔叔读书的地方,夜晚常常有湿漉漉的萤火虫来回飞舞。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物,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赞美。前溪、后溪和洲岛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水的广阔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孤亭的存在增添了一份宁静和野趣,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松上的藤萝和篱笆上的葛花,展示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繁茂生长,藤蔓的延续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最后,诗人回忆起叔叔读书的地方,夜晚湿漉漉的萤火虫则给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感觉。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线索,通过描绘细致的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赞美。同时,通过回忆叔叔读书的地方和夜晚的萤火虫,诗人也展现了对家庭和记忆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的诗境。

《会胜院沃洲亭》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huì shèng yuàn wò zhōu tíng
会胜院沃洲亭

qián xī jiā zhōu hòu xī kuò, fēng chuī xì làng lóng lín huó.
前溪夹洲後溪阔,风吹细浪龙鳞活。
gū tíng yī rù yě qì shēn, sōng shàng téng luó lí shàng gé.
孤亭一入野气深,松上藤萝篱上葛。
gé huā gé màn wú duàn shí, nǚ luó mò jiǎn lián gǔ zhī.
葛花葛蔓无断时,女萝莫翦连古枝。
dāng nián wú shū dú shū chù, yè yè shī yíng lái fù qù.
当年吾叔读书处,夜夜湿萤来复去。

“孤亭一入野气深”平仄韵脚


拼音:gū tíng yī rù yě qì shēn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仄韵) 去声二十七沁  

网友评论



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