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吟对晚沙”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孤吟对晚沙”出自明代高启的《郊墅杂赋(十六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ū yín duì wǎn shā,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全诗阅读

幽事向谁夸,孤吟对晚沙
浣衣江动月,系艇岸垂花。
行蚁如知路,归凫自识家。
一尊茅屋底,随意答春华。
¤


诗词类型:

《郊墅杂赋(十六首)》高启 翻译、赏析和诗意


《郊墅杂赋(十六首)》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幽事向谁夸,
孤吟对晚沙。
浣衣江动月,
系艇岸垂花。
行蚁如知路,
归凫自识家。
一尊茅屋底,
随意答春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郊墅中的幽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随意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郊墅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首句“幽事向谁夸”,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孤独和内心的苦闷之情。接着,“孤吟对晚沙”,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独自吟唱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孤独感。

下面两句“浣衣江动月,系艇岸垂花”,通过描绘江水中洗衣的景象和岸边垂下的花朵,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宁静。这些景物与诗人的内心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他的孤独和对自然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行蚁如知路,归凫自识家”,通过描写蚂蚁和凫鸟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小生物的敬佩之情。蚂蚁能够找到自己的路,凫鸟能够找到自己的家,这种自然的智慧使诗人感到敬畏。

最后两句“一尊茅屋底,随意答春华”,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由自在的态度。茅屋象征着朴素和自由,诗人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回应春天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明代诗人高启独特的艺术风格。

《郊墅杂赋(十六首)》高启 拼音读音参考


jiāo shù zá fù shí liù shǒu
郊墅杂赋(十六首)

yōu shì xiàng shuí kuā, gū yín duì wǎn shā.
幽事向谁夸,孤吟对晚沙。
huàn yī jiāng dòng yuè, xì tǐng àn chuí huā.
浣衣江动月,系艇岸垂花。
xíng yǐ rú zhī lù, guī fú zì shí jiā.
行蚁如知路,归凫自识家。
yī zūn máo wū dǐ, suí yì dá chūn huá.
一尊茅屋底,随意答春华。
¤

“孤吟对晚沙”平仄韵脚


拼音:gū yín duì wǎn shā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六麻  

网友评论



高启

高启头像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