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谿》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似居城市,澄湖上有松。
日斜人影散,百尺卧苍龙。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开繁华城市的景象,诗人来到清澈的湖泊旁,看到了一片翠绿的松树。太阳西斜,人的影子随之散开,而松树则如同一条躺卧的苍龙。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优美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对比城市和乡野的不同,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松树象征着坚韧和不屈的品质,它们傲立于湖泊之上,给人以安宁和力量的感觉。太阳西斜的描写增加了诗情的沉静和落寞,而人影散开的意象则强调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疏离感。整首诗以简约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由和自然之美的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于都市繁忙生活的厌倦和远离尘嚣的渴望。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练的表达方式,以及对景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它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静谧和力量,引发人们对于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思考。
sōng xī
松谿
bù shì jū chéng shì, chéng hú shàng yǒu sōng.
不似居城市,澄湖上有松。
rì xié rén yǐng sàn, bǎi chǐ wò cāng lóng.
日斜人影散,百尺卧苍龙。
拼音:chéng hú shàng yǒu sōng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二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