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书初不待衡谭”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奏书初不待衡谭”出自宋代陈与义的《次韵王尧明郊祀显相之作》,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òu shū chū bù dài héng tá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全诗阅读

奏书初不待衡谭,奠璧都南万玉参。
黄屋倚霄明半夜,紫坛承明眩诸龛。
声喧大吕初终六,影动玄圭陟降三。
可是天公须羯鼓,已回寒驭作春酣。


诗词类型:

《次韵王尧明郊祀显相之作》陈与义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次韵王尧明郊祀显相之作》

奏书初不待衡谭,
奠璧都南万玉参。
黄屋倚霄明半夜,
紫坛承明眩诸龛。
声喧大吕初终六,
影动玄圭陟降三。
可是天公须羯鼓,
已回寒驭作春酣。

中文译文:

奏书初不等候衡谭,
奠璧都南万玉参。
黄色屋舍倚天空,明亮如同半夜。
紫色祭坛承受明光,闪烁令人眩晕。
声音喧哗,大吕音调起初终了六次,
影子摇曳,玄圭陟上降下三次。
天公需要羯鼓的声音,
已经回来,冷驭已变得热情洋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陈与义在宋代以王尧明郊祀显相之作为题材创作的。王尧明是宋代的一位贤臣,他在郊祀仪式上表现出非凡的才华和品德。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奠璧和奏书,表达了郊祀仪式的庄严和隆重。奠璧是一种祭祀中使用的玉器,万玉参表示参与仪式的人数众多且庄重。奏书则是贡献给天地神明的文书,表达了人们的敬意和虔诚。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仪式场景。黄色的屋舍倚靠在苍穹之下,照亮了半夜的黑暗。紫色的祭坛承受着明亮的光芒,闪烁着令人眩晕的光彩。这些描写突出了仪式场景的庄严和神秘感。

最后两句表达了天公的回应和人们的喜悦。大吕和玄圭是古代乐器,声音和影子的运动象征着天公的回应和降福。羯鼓是一种古代乐器,它的声音使人振奋和兴奋。寒驭代表冬天,而春酣则表示春天的欢乐和繁荣。

整首诗通过描绘郊祀仪式的场景和氛围,表达了人们对神明的敬意和祈祷,以及庄重而喜悦的仪式氛围。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音韵的表达手法,增加了诗的艺术感和韵律美。

《次韵王尧明郊祀显相之作》陈与义 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wáng yáo míng jiāo sì xiǎn xiāng zhī zuò
次韵王尧明郊祀显相之作

zòu shū chū bù dài héng tán, diàn bì dōu nán wàn yù cān.
奏书初不待衡谭,奠璧都南万玉参。
huáng wū yǐ xiāo míng bàn yè, zǐ tán chéng míng xuàn zhū kān.
黄屋倚霄明半夜,紫坛承明眩诸龛。
shēng xuān dà lǚ chū zhōng liù, yǐng dòng xuán guī zhì jiàng sān.
声喧大吕初终六,影动玄圭陟降三。
kě shì tiān gōng xū jié gǔ, yǐ huí hán yù zuò chūn hān.
可是天公须羯鼓,已回寒驭作春酣。

“奏书初不待衡谭”平仄韵脚


拼音:zòu shū chū bù dài héng tán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三覃  

网友评论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