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书颠倒六作五”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簿书颠倒六作五”出自宋代洪咨夔的《和赵保之青田即事》,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shū diān dǎo liù zuò wǔ,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全诗阅读

宝犀压帐春风入,渴乌传箭寒澌滴。
砉然推枕起放衙,霜月满庭凫雁集。
簿书颠倒六作五,文移纵横一取十。
精神坐照吏奸破,政事流从儒术出。
墨池霹雳送飞雨,积案如山笑谭毕。
逢迎合爪递相贺,戒石亭前见天日。
公余琴叠舞胎仙,客退炉熏斋绣佛。
芳蹊桃李不自言,旧燕新莺沸消息。
诗个入手如见面,金井新泉生玉色。
汗青不朽须早计,过眼年华征羽急。


诗词类型:

《和赵保之青田即事》洪咨夔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赵保之青田即事》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宝犀压帐春风入,
渴乌传箭寒澌滴。
砉然推枕起放衙,
霜月满庭凫雁集。

簿书颠倒六作五,
文移纵横一取十。
精神坐照吏奸破,
政事流从儒术出。

墨池霹雳送飞雨,
积案如山笑谭毕。
逢迎合爪递相贺,
戒石亭前见天日。

公余琴叠舞胎仙,
客退炉熏斋绣佛。
芳蹊桃李不自言,
旧燕新莺沸消息。

诗个入手如见面,
金井新泉生玉色。
汗青不朽须早计,
过眼年华征羽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官场生活的画面,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的前几句描述了春风吹入帐幕,宝犀压帐指的是一种宝石饰品,春风的气息使得宝犀似乎压在了帐幕之上。渴乌传箭,寒澌滴指的是快马传递箭信,雨滴落在寒冷的池塘中,表现出一种繁忙和寒冷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官员推枕而起,开始处理公务。霜月满庭,凫雁集,描绘了冬天的景象,庭院中的水面上满是凫雁,暗示了官场的繁忙和热闹。

随后的几句描述了官员处理文书,整理公文,充分展示了官场的复杂和琐碎。精神坐照吏奸破,政事流从儒术出,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儒家的学问和思想来治理国家,破除官员的奸邪行为。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一些禅修的场景,公余琴叠舞胎仙,客退炉熏斋绣佛。这些景象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通过音乐、炉熏和绣佛等方式,表达了对内心平静和修行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汗青不朽须早计,过眼年华征羽急。作者呼吁人们要及早珍惜时间,思考历史的长久性,以及时光的飞逝。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官场生活和禅修场景,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内心境界的思考和感悟。

《和赵保之青田即事》洪咨夔 拼音读音参考


hé zhào bǎo zhī qīng tián jí shì
和赵保之青田即事

bǎo xī yā zhàng chūn fēng rù, kě wū chuán jiàn hán sī dī.
宝犀压帐春风入,渴乌传箭寒澌滴。
huò rán tuī zhěn qǐ fàng yá, shuāng yuè mǎn tíng fú yàn jí.
砉然推枕起放衙,霜月满庭凫雁集。
bù shū diān dǎo liù zuò wǔ, wén yí zòng héng yī qǔ shí.
簿书颠倒六作五,文移纵横一取十。
jīng shén zuò zhào lì jiān pò, zhèng shì liú cóng rú shù chū.
精神坐照吏奸破,政事流从儒术出。
mò chí pī lì sòng fēi yǔ, jī àn rú shān xiào tán bì.
墨池霹雳送飞雨,积案如山笑谭毕。
féng yíng hé zhǎo dì xiāng hè, jiè shí tíng qián jiàn tiān rì.
逢迎合爪递相贺,戒石亭前见天日。
gōng yú qín dié wǔ tāi xiān, kè tuì lú xūn zhāi xiù fú.
公余琴叠舞胎仙,客退炉熏斋绣佛。
fāng qī táo lǐ bù zì yán, jiù yàn xīn yīng fèi xiāo xī.
芳蹊桃李不自言,旧燕新莺沸消息。
shī gè rù shǒu rú jiàn miàn, jīn jǐng xīn quán shēng yù sè.
诗个入手如见面,金井新泉生玉色。
hàn qīng bù xiǔ xū zǎo jì, guò yǎn nián huá zhēng yǔ jí.
汗青不朽须早计,过眼年华征羽急。

“簿书颠倒六作五”平仄韵脚


拼音:bù shū diān dǎo liù zuò wǔ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网友评论



洪咨夔

洪咨夔头像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