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用风狂水斗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正用风狂水斗来”出自宋代晁补之的《大风过彭浪矶》,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èng yòng fēng kuáng shuǐ dòu lái,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全诗阅读

山束江穷方崒起,江盘山过却重回。
无风此水常呼汹,正用风狂水斗来


诗词类型:

《大风过彭浪矶》晁补之 翻译、赏析和诗意


《大风过彭浪矶》是宋代晁补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风过彭浪矶,
山束江穷方崒起。
江盘山过却重回,
无风此水常呼汹。
正用风狂水斗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风起浪涌的景象。诗人通过形象的描绘,表现了风势猛烈,江水汹涌澎湃的景象。整首诗通过对风与水的对比和交锋,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赏析:
1. 描绘自然景象:诗中通过描绘山、江、风和水的关系,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观。山势崒起,江水蜿蜒盘旋,风势猛烈,江水汹涌澎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2. 对自然力量的表达:诗人以风与水的对比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感。风势狂暴,使江水呼喊汹涌;水势激烈,与风争斗不休。通过这种对抗的表达方式,凸显了自然界的威力和无穷的能量。

3. 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展示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人类对自然的力量虽然微不足道,但也能感受到自然的威力和壮丽。在这种对抗与交融中,人类与自然形成一种微妙的共生关系。

4. 艺术手法运用: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对风与水的对比描绘,凸显了自然界的力量和震撼人心的景象。同时,通过风与水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通过对风与水的对比和交锋的描绘,诗人展示了自然界的力量和人类对自然的敏感与体验,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和思考。

《大风过彭浪矶》晁补之 拼音读音参考


dà fēng guò péng làng jī
大风过彭浪矶

shān shù jiāng qióng fāng zú qǐ, jiāng pán shān guò què chóng huí.
山束江穷方崒起,江盘山过却重回。
wú fēng cǐ shuǐ cháng hū xiōng, zhèng yòng fēng kuáng shuǐ dòu lái.
无风此水常呼汹,正用风狂水斗来。

“正用风狂水斗来”平仄韵脚


拼音:zhèng yòng fēng kuáng shuǐ dòu lái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网友评论



晁补之

晁补之头像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