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花仅比雒城优”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宋代   苏辙

奇花仅比雒城优”出自宋代苏辙的《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二首》, 诗句共7个字。

稷下诸公今几人,三为祭酒发如银。
梁王宫殿归留钥,尚父山河属老臣,沂水弦歌重曾点,菑川故旧识平津。
过家定有金钱费,千里争看衣锦身。
面山负海古诸侯,信美东方第一州。
胜势未容秦地险,奇花仅比雒城优
新丝出盎冬裘具,贡枣登场岁事休。
铃阁虚闲官酿熟,应容将佐得遨游。

诗句汉字解释

《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稷下诸公今几人,
三为祭酒发如银。
梁王宫殿归留钥,
尚父山河属老臣。

沂水弦歌重曾点,
菑川故旧识平津。
过家定有金钱费,
千里争看衣锦身。

面山负海古诸侯,
信美东方第一州。
胜势未容秦地险,
奇花仅比雒城优。

新丝出盎冬裘具,
贡枣登场岁事休。
铃阁虚闲官酿熟,
应容将佐得遨游。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

稷下的诸公今天有几人,
其中三人被任命为祭酒,才华出众如银。
梁王的宫殿留下钥匙,
山河属于尚父这位老臣。

沂水的弦歌再次响起,
菑川的故友认识平津。
经过家门一定有金钱花费,
千里之遥争相瞻仰衣锦华服的身姿。

面对山峦,担负着海洋的古代诸侯,
东方的第一州信美无疑。
胜势未能容纳秦地的险阻,
奇花只能与洛阳城相媲美。

新的丝绸从盎中出来,冬天的皮袍已备齐,
贡献的枣子登上了舞台,岁月的事情到此结束。
铃阁空闲,官方的酿酒已经成熟,
应该让将佐们得以自由地游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辙为了送别龚鼎臣谏议官而创作的。诗中通过描绘时代中的各种场景和人物,表达了对龚鼎臣的赞美和送别之情。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稷下的几位公卿,其中三人被任命为祭酒,才华横溢如银,显示了他们的杰出才能和重要地位。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梁王宫殿留下钥匙和尚父居住的山河,暗示着龚鼎臣长期在高位履职,对国家山河有深厚的了解和执政经验。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沂水的弦歌、菑川的故友、衣锦还乡的场景,表达了对龚鼎臣功成名就的赞美和对他的远行的祝福。

最后几句描述了古代诸侯的威仪与东方第一州的美景,对龚鼎臣的成就和地位进行了赞扬。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具体的描绘和隐喻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龚鼎臣的敬佩和送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他未来的祝福和对他所在的职位的崇高评价。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òng gōng dǐng chén jiàn yì yí shǒu qīng zhōu èr shǒu
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二首
jì xià zhū gōng jīn jǐ rén, sān wèi jì jiǔ fā rú yín.
稷下诸公今几人,三为祭酒发如银。
liáng wáng gōng diàn guī liú yào, shàng fù shān hé shǔ lǎo chén, yí shuǐ xián gē zhòng céng diǎn, zāi chuān gù jiù shí píng jīn.
梁王宫殿归留钥,尚父山河属老臣,沂水弦歌重曾点,菑川故旧识平津。
guò jiā dìng yǒu jīn qián fèi, qiān lǐ zhēng kàn yī jǐn shēn.
过家定有金钱费,千里争看衣锦身。
miàn shān fù hǎi gǔ zhū hóu, xìn měi dōng fāng dì yī zhōu.
面山负海古诸侯,信美东方第一州。
shèng shì wèi róng qín dì xiǎn, qí huā jǐn bǐ luò chéng yōu.
胜势未容秦地险,奇花仅比雒城优。
xīn sī chū àng dōng qiú jù, gòng zǎo dēng chǎng suì shì xiū.
新丝出盎冬裘具,贡枣登场岁事休。
líng gé xū xián guān niàng shú, yīng róng jiàng zuǒ dé áo yóu.
铃阁虚闲官酿熟,应容将佐得遨游。

“奇花仅比雒城优”平仄韵脚


拼音:qí huā jǐn bǐ luò chéng yōu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网友评论



* “奇花仅比雒城优”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奇花仅比雒城优”出自苏辙的 《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二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苏辙简介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