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滞念余妻子”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一生滞念余妻子”出自宋代苏辙的《筑室示三子》,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shēng zhì niàn yú qī zǐ,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全诗阅读

宅舍元依毕竟空,小乘惯住草庵中。
一生滞念余妻子,百口侨居怯雨风。
松竹已栽犹稍稍,栋梁未具勿匆匆。
三间道院吾真足,余问儿曹莫问翁。


诗词类型:

《筑室示三子》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筑室示三子》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筑室示三子

宅舍元依毕竟空,
小乘惯住草庵中。
一生滞念余妻子,
百口侨居怯雨风。
松竹已栽犹稍稍,
栋梁未具勿匆匆。
三间道院吾真足,
余问儿曹莫问翁。

中文译文:
建造房屋以告知三子,
家宅原本还是空虚的,
小车惯住在茅庵中。
一生中被牵挂的是妻子和儿女,
一百口人侨居他乡,害怕风雨的侵袭。
松竹已经种下,尚未长成茂盛,
房梁还没搭建好,不要匆忙。
这三间道院对我来说已经足够,
我问儿子们,不要问我这个老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辙写给他的三个儿子的信。诗中,苏辙以筑室作为隐喻,表达了他对家庭的思念和对子女的期望。

首先,他描述了自己的住所是一间茅庵,这是低调简朴的象征。他说自己一生中被牵挂的是妻子和儿女,他们是他心灵的寄托。同时,他强调百口人侨居他乡,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风雨的侵袭感到害怕。这揭示了作者在流寓他乡时的孤独和不安。

接着,苏辙描述了松竹已经种下,但尚未长成茂盛,房梁也还未搭建好。这里的松竹和房梁可以理解为对子女的期望和教育的比喻。作者希望他的儿子们能够茁壮成长,建立起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但这需要时间和努力,不能急于求成。

最后,苏辙表示对三间道院已经足够满足,不再追求更多。这里的三间道院可以理解为家庭的安定和幸福。他告诫儿子们不要过多地问他这个老人,因为他已经满足于现在的生活,希望他们能够独立自主,不依赖他。

整首诗抒发了苏辙对家庭的眷恋和对子女的期望,以及对家庭幸福和稳定的向往。通过对茅庵和建造房屋的描写,以及对松竹和房梁的比喻,表达了苏辙对子女未来发展的希望和教诲。最后,他以自己对现状的满足和儿子们不必过多关注他的态度,展现了一位父亲的深情厚意。整首诗词情感真挚,寄托了作者对家庭和子女的深深思念和期待。

《筑室示三子》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zhù shì shì sān zi
筑室示三子

zhái shè yuán yī bì jìng kōng, xiǎo chéng guàn zhù cǎo ān zhōng.
宅舍元依毕竟空,小乘惯住草庵中。
yī shēng zhì niàn yú qī zǐ, bǎi kǒu qiáo jū qiè yǔ fēng.
一生滞念余妻子,百口侨居怯雨风。
sōng zhú yǐ zāi yóu shāo shāo, dòng liáng wèi jù wù cōng cōng.
松竹已栽犹稍稍,栋梁未具勿匆匆。
sān jiān dào yuàn wú zhēn zú, yú wèn ér cáo mò wèn wēng.
三间道院吾真足,余问儿曹莫问翁。

“一生滞念余妻子”平仄韵脚


拼音:yī shēng zhì niàn yú qī zǐ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网友评论



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