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宫欲罢无同列”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祠宫欲罢无同列”出自宋代苏辙的《次迟韵寄适逊》,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í gōng yù bà wú tóng liè,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全诗阅读

饥民畏寒尤恶雪,旋理破裘紝败缬。
我虽久客未成归,黍酒虀羹还泼节。
汝雨薪炭旧如土,尔来薄俸才供盖。
眼前暖热无可道,心下清癯有余洁。
颍川归去知何时,祠宫欲罢无同列
夜中仿佛梦两儿,欲迓老人先聚说。


诗词类型:

《次迟韵寄适逊》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次迟韵寄适逊》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根据您提供的内容给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饥民畏寒尤恶雪,旋理破裘紝败缬。
我虽久客未成归,黍酒虀羹还泼节。
汝雨薪炭旧如土,尔来薄俸才供盖。
眼前暖热无可道,心下清癯有余洁。
颍川归去知何时,祠宫欲罢无同列。
夜中仿佛梦两儿,欲迓老人先聚说。

译文:
饥民因寒畏惧雪,匆忙修理破裘皮,细细割下败缬线。
虽然我长久在外客居,黍米酒羹洒洒浪费。
你们的薪炭受雨水浸湿,早已变得如同泥土。
自从你们来到这里,微薄的俸禄只够盖顶。
眼前的温暖无法言表,心中的清贫却有余洁。
回到颍川的家乡不知何时,祠庙中的职位或将取消。
夜晚仿佛梦见两个儿子,想要迎接老人先聚在一起说话。

诗意和赏析:
《次迟韵寄适逊》是苏辙在宋代时期创作的一首反映民生困境的诗词。诗中描绘了贫苦百姓在严寒天气中面临的困境,他们不得不修补破裘皮,剪下败缬线以度日。与此同时,诗人自己身在他乡,虽然已经久居外地,但仍然对家乡的困苦忧心忡忡,用浪费黍米、酒羹的形象来表达对家乡人民生活困顿的关切。

诗中的"眼前暖热无可道,心下清瘦有余洁"一句,表达了诗人身处富裕环境中的无法言表之感,同时内心的清廉与贫瘦也更加凸显。诗人通过对自己和饥民生活的对比,呈现出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

最后几句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归乡的期盼,但不确定何时能够回到颍川家乡。诗中提到的祠宫欲罢无同列,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官职将被废除或取消,加之诗中所写的两个儿子仿佛在梦中出现,预示着家乡的一切已经变得陌生。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百姓困境和自身遭遇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的关切,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守清廉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次迟韵寄适逊》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cì chí yùn jì shì xùn
次迟韵寄适逊

jī mín wèi hán yóu è xuě, xuán lǐ pò qiú rèn bài xié.
饥民畏寒尤恶雪,旋理破裘紝败缬。
wǒ suī jiǔ kè wèi chéng guī, shǔ jiǔ jī gēng hái pō jié.
我虽久客未成归,黍酒虀羹还泼节。
rǔ yǔ xīn tàn jiù rú tǔ, ěr lái báo fèng cái gōng gài.
汝雨薪炭旧如土,尔来薄俸才供盖。
yǎn qián nuǎn rè wú kě dào, xīn xià qīng qú yǒu yú jié.
眼前暖热无可道,心下清癯有余洁。
yǐng chuān guī qù zhī hé shí, cí gōng yù bà wú tóng liè.
颍川归去知何时,祠宫欲罢无同列。
yè zhōng fǎng fú mèng liǎng ér, yù yà lǎo rén xiān jù shuō.
夜中仿佛梦两儿,欲迓老人先聚说。

“祠宫欲罢无同列”平仄韵脚


拼音:cí gōng yù bà wú tóng liè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九屑  

网友评论



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