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视牛斗皆従横”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仰视牛斗皆従横”出自宋代苏辙的《舟中听琴》,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ǎng shì niú dòu jiē cóng héng,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全诗阅读

江流浩浩群动息,琴声琅琅中夜鸣。
水深天阔音响远,仰视牛斗皆従横
昔有至人爱奇曲,学之三岁终无成。
一朝随师过沧海,留置绝岛不复迎。
终年见怪心自感,海水震掉鱼龙惊。
翻回荡潏有遗韵,琴意忽忽従此生。
师来迎笑问所得,抚手无言心已明。
世人嚣嚣好丝竹,撞钟击鼓浪谓荣。
安知江琴韵超绝,摆耳大笑不肯听。


诗词类型:

《舟中听琴》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舟中听琴》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船中听琴的情景,反思了自己的音乐才华和社会对音乐的偏好。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流浩浩群动息,
琴声琅琅中夜鸣。
水深天阔音响远,
仰视牛斗皆从横。
昔有至人爱奇曲,
学之三岁终无成。
一朝随师过沧海,
留置绝岛不复迎。
终年见怪心自感,
海水震掉鱼龙惊。
翻回荡潏有遗韵,
琴意忽忽从此生。
师来迎笑问所得,
抚手无言心已明。
世人嚣嚣好丝竹,
撞钟击鼓浪谓荣。
安知江琴韵超绝,
摆耳大笑不肯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舟中聆听琴声为背景,表达了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对社会审美偏好的思考。

诗的开头描绘了江水流动的景象,暗示着大自然的广阔和永恒。夜晚中,琴声在船上响起,清脆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中显得格外悦耳。作者通过描述水深天阔、音响遥远的境况,表达了琴声的宏大和美妙,以及音乐的力量和感染力。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向一位至人学习奇曲,但三年的学习却没有取得成果。然后,他随着这位师傅渡海而去,但却被留在了一个孤岛上,没有再迎接到这位师傅。孤岛的环境使他感到孤独和陌生,他看到了各种奇怪的景象,海水的波涛使鱼龙惊惧不安。然而,当他弹奏琴时,他在琴声中感受到了自己的情感和意境,仿佛琴声回荡在孤岛上,给他带来了一种遗留下来的韵味,同时也唤起了他对音乐的情感和热爱。

最后两句描述了一位师傅的到来。师傅笑着迎接他,询问他学习音乐的收获,但他无言以对,因为他已经明白了音乐的真谛。世人热衷于喧嚣的丝竹乐器,认为敲钟击鼓是荣耀的象征。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江琴的音韵超越一切,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始终是肤浅的。最后一句"摆耳大笑不肯听"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偏好的嘲讽和自我坚守的态度。

整首诗词通过对舟中听琴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音乐的独到见解和对社会审美偏好的批判。他认为音乐应当超越表面的繁华和娱乐,而是要具有深远的内涵和情感共鸣。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辙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真正艺术的追求,呼吁人们要用心倾听音乐的内在美,而不是被世俗偏好所蒙蔽。

《舟中听琴》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zhōu zhōng tīng qín
舟中听琴

jiāng liú hào hào qún dòng xī, qín shēng láng láng zhōng yè míng.
江流浩浩群动息,琴声琅琅中夜鸣。
shuǐ shēn tiān kuò yīn xiǎng yuǎn, yǎng shì niú dòu jiē cóng héng.
水深天阔音响远,仰视牛斗皆従横。
xī yǒu zhì rén ài qí qū, xué zhī sān suì zhōng wú chéng.
昔有至人爱奇曲,学之三岁终无成。
yī zhāo suí shī guò cāng hǎi, liú zhì jué dǎo bù fù yíng.
一朝随师过沧海,留置绝岛不复迎。
zhōng nián jiàn guài xīn zì gǎn, hǎi shuǐ zhèn diào yú lóng jīng.
终年见怪心自感,海水震掉鱼龙惊。
fān huí dàng yù yǒu yí yùn, qín yì hū hū cóng cǐ shēng.
翻回荡潏有遗韵,琴意忽忽従此生。
shī lái yíng xiào wèn suǒ de, fǔ shǒu wú yán xīn yǐ míng.
师来迎笑问所得,抚手无言心已明。
shì rén xiāo xiāo hǎo sī zhú, zhuàng zhōng jī gǔ làng wèi róng.
世人嚣嚣好丝竹,撞钟击鼓浪谓荣。
ān zhī jiāng qín yùn chāo jué, bǎi ěr dà xiào bù kěn tīng.
安知江琴韵超绝,摆耳大笑不肯听。

“仰视牛斗皆従横”平仄韵脚


拼音:yǎng shì niú dòu jiē cóng héng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仄韵) 去声二十四敬  

网友评论



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