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浩难名”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宋代   苏辙

变化浩难名”出自宋代苏辙的《游泰山四首 四禅寺》, 诗句共5个字。

山蹊容车箱,深入遂有得。
古寺依岩根,连峰转相揖。
樵苏草木尽,佛事亦萧瑟。
居僧麋鹿人,对客但羞涩。
双碑立风雨,八分存法则。
云昔义靖师,万里穷西域。
《华严》具多纸,归来手亲译。
蜕骨俨未移,至今存石室。
遗文尽法界,广大包万亿。
变化浩难名,丹青画京邑。
粲然共一理,眩晃莫能识。
末法渐衰微,徒使真人泣。

诗句汉字解释

《游泰山四首 四禅寺》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蹊容车箱,深入遂有得。
在通往山中的小路上,容纳着车和行李,深入其中才能有所获得。

古寺依岩根,连峰转相揖。
古老的寺庙依托在山脚下,连绵的山峰互相鞠躬致意。

樵苏草木尽,佛事亦萧瑟。
山中的柴草已经燃尽,草木也渐渐凋零,佛事也显得冷清。

居僧麋鹿人,对客但羞涩。
住在这里的僧人像麋鹿一样羞怯,对来访的客人也有些拘谨。

双碑立风雨,八分存法则。
两块碑石屹立在风雨中,象征着佛法的八个分法依然存在。

云昔义靖师,万里穷西域。
回忆起过去的义靖师,他曾经远征西域万里。

《华严》具多纸,归来手亲译。
携带着《华严经》的许多卷纸,回来后亲自翻译。

蜕骨俨未移,至今存石室。
虽然人已经蜕骨成灰,但仍然保存在石室之中。

遗文尽法界,广大包万亿。
遗留下的文献承载了法界的全部,广阔无边,包含了无数。

变化浩难名,丹青画京邑。
变化浩瀚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用丹青绘画京城。

粲然共一理,眩晃莫能识。
这个理念光辉灿烂,但是凡人难以理解。

末法渐衰微,徒使真人泣。
佛法末世逐渐衰微,使得真正的修行者感到悲伤。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泰山四禅寺的景象和寺庙中的佛事,表达了岁月更迭、生命无常的主题。诗人通过描绘山峰、寺庙、僧人等元素,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变化和佛教文化的庄严肃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佛法的推崇和对现世境况的忧虑,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和思考。整首诗意深远,给人以思考和沉思的空间,体现了苏辙作为文人士子的文化情怀和对人生的思索。

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óu tài shān sì shǒu sì chán sì
游泰山四首 四禅寺
shān qī róng chē xiāng, shēn rù suì yǒu de.
山蹊容车箱,深入遂有得。
gǔ sì yī yán gēn, lián fēng zhuǎn xiāng yī.
古寺依岩根,连峰转相揖。
qiáo sū cǎo mù jǐn, fó shì yì xiāo sè.
樵苏草木尽,佛事亦萧瑟。
jū sēng mí lù rén, duì kè dàn xiū sè.
居僧麋鹿人,对客但羞涩。
shuāng bēi lì fēng yǔ, bā fēn cún fǎ zé.
双碑立风雨,八分存法则。
yún xī yì jìng shī, wàn lǐ qióng xī yù.
云昔义靖师,万里穷西域。
huá yán jù duō zhǐ, guī lái shǒu qīn yì.
《华严》具多纸,归来手亲译。
tuì gǔ yǎn wèi yí, zhì jīn cún shí shì.
蜕骨俨未移,至今存石室。
yí wén jǐn fǎ jiè, guǎng dà bāo wàn yì.
遗文尽法界,广大包万亿。
biàn huà hào nán míng, dān qīng huà jīng yì.
变化浩难名,丹青画京邑。
càn rán gòng yī lǐ, xuàn huǎng mò néng shí.
粲然共一理,眩晃莫能识。
mò fǎ jiàn shuāi wēi, tú shǐ zhēn rén qì.
末法渐衰微,徒使真人泣。

“变化浩难名”平仄韵脚


拼音:biàn huà hào nán míng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网友评论



* “变化浩难名”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变化浩难名”出自苏辙的 《游泰山四首 四禅寺》,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苏辙简介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