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类型: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他在宜宾经过夷中乱山时的所见所感。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流日益深,民语渐已变。
岸阔山尽平,连峰远非汉。
惨惨瘴气青,薄薄寒日暖。
峰峦若崖石,草木条干短。
遥想彼居人,状类麏鹿窜。
何时遂平定,戍卒従此返。
诗词的中文译文:
江水日渐加深,人们的语言逐渐改变。
河岸宽阔山峦平缓,连绵的山峰远非汉地之景。
沉闷的瘴气笼罩着青山,薄薄的寒日透暖光。
山峰陡峭如崖石,草木干瘪而短小。
遥想起那里的居民,形状像麏鹿一样躲避。
何时能够平定这片混乱,让驻军从此返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经过宜宾夷中乱山的景象和所感。他描述了江水日渐加深的景象,暗示着这个地方的水势汹涌,有着不可预知的力量。与此同时,他注意到人们的语言逐渐改变,暗示着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与众不同,可能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
诗中的山峦平缓、连绵的景象与汉地的山峰迥异,以及瘴气笼罩下的青山与薄薄的寒日交相辉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描绘表达了苏辙在夷中乱山所感受到的陌生和异域之感,这里的自然环境和气候与他熟悉的汉地完全不同。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山峰的形状以及草木的状况,山峰陡峭如崖石,草木矮小干瘪,这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地方的荒凉和艰苦。苏辙远望着那里的居民,想象他们的生活状态,将他们的形状比作麏鹿一样躲避,体现了他们在这个险峻环境中的艰难生存。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辙对这片混乱之地的期望,他希望能够早日平定这片乱山,让驻军得以返回,为这个地方带来和平与稳定。
整首诗通过描绘夷中乱山的景象和描述苏辙的感受,表达了对陌生地域的探索和对和平的向往。它展示了诗人对环境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
guò yí bīn jiàn yí zhōng luàn shān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
jiāng liú rì yì shēn, mín yǔ jiàn yǐ biàn.
江流日益深,民语渐已变。
àn kuò shān jǐn píng, lián fēng yuǎn fēi hàn.
岸阔山尽平,连峰远非汉。
cǎn cǎn zhàng qì qīng, báo báo hán rì nuǎn.
惨惨瘴气青,薄薄寒日暖。
fēng luán ruò yá shí, cǎo mù tiáo gàn duǎn.
峰峦若崖石,草木条干短。
yáo xiǎng bǐ jū rén, zhuàng lèi jūn lù cuàn.
遥想彼居人,状类麏鹿窜。
hé shí suì píng dìng, shù zú cóng cǐ fǎn.
何时遂平定,戍卒従此返。
拼音:zhuàng lèi jūn lù cuàn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五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