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少微上人入蜀》是唐代诗人李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李端送别少微上人前往蜀地修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修行者追求道路的赞赏和思考人生的感慨。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削发本求道,何方不是归。
松风开法席,江月濯禅衣。
飞阁蝉鸣早,漫天客过稀。
戴颙常执笔,不觉此身非。
诗词的意境是在描述少微上人削发出家,以追求佛法的道路。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修行者的敬佩和对人生追求的思考。下面是对诗词的进一步分析和赏析:
首句“削发本求道,何方不是归。”表明了修行者的初衷,削发出家是为了追求佛法的道路,而无论他在何处修行,归心向佛的信念始终不变。这句话既表达了修行者的决心,也引发了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松风开法席,江月濯禅衣。”描绘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的环境。松风吹拂下,法席展开,象征着修行的庄严和肃穆;江月清洗禅衣,暗示修行者追求内心的净化和洗涤。
第四句“飞阁蝉鸣早,漫天客过稀。”通过描绘早晨的景象,表现了修行者追求道路的孤独和坚持。在清晨的高楼上,只有蝉鸣回荡,而过往的行人却很稀少,意味着修行者在人世间的行踪渐渐罕见。
最后一句“戴颙常执笔,不觉此身非。”提到了诗人戴颙,他常常执笔写作,但面对修行者的离去,他感慨万分,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远离了修行的真谛。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修行者的羡慕和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整首诗词通过对修行者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修行追求的敬佩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修行者削发出家,追求佛法的道路,象征着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追求。诗词中的景物描绘和情感表达相得益彰,通过对清晨的描绘和修行者的离去,表达了人生的孤独和对真理的追寻。整首诗词简洁而含蓄,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sòng shǎo wēi shàng rén rù shǔ
送少微上人入蜀
xuē fà běn qiú dào, hé fāng bú shì guī.
削发本求道,何方不是归。
sōng fēng kāi fǎ xí, jiāng yuè zhuó chán yī.
松风开法席,江月濯禅衣。
fēi gé chán míng zǎo, màn tiān kè guò xī.
飞阁蝉鸣早,漫天客过稀。
dài yóng cháng zhí bǐ, bù jué cǐ shēn fēi.
戴颙常执笔,不觉此身非。
拼音:hé fāng bú shì guī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五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