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坑祸谁因”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焚坑祸谁因”出自明代刘基的《感怀二十四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én kēng huò shuí yī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全诗阅读

⊥有持六经,翩翩西入秦。
衣冠独异状,谈舌空轮囷。
献纳竟何补,焚坑祸谁因
昂昂采芝士,矫矫蹈海人。
龙骧九渊外,岂复叹获麟。


诗词类型:

《感怀二十四首》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感怀二十四首》是明代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思考和社会现象的感慨。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有人掌握六经,轻盈地来到秦地。
衣着和头饰与众不同,但言辞却空洞无物。
奉献和纳贡终究有何意义?焚烧坑穴造成的祸害又是由谁引起的?
自高自大地采集仙草,傲然行走于大海之上。
龙驭九深渊之外,岂还会对获得麒麟而叹息呢?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描绘和批判,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风气和政治局势的关切。作者对那些自视甚高、虚伪空洞的人以及他们的行为持有质疑和不满的态度。诗中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由和追求真实的向往,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批评。

赏析:
《感怀二十四首》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揭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思考。诗中的形象描写生动而富有想象力,比如描述了衣冠独异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自我矫正的形象。通过这些形象的对比,诗词传达了作者对虚伪和浮夸之风的批评。此外,诗中的龙驭和采芝等意象,展示了作者对自由和追求真实的渴望,以及对权力和权威的质疑。

整首诗词以犀利的笔触和激昂的语气,反映了明代社会中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现象。它呈现了作者对虚伪、权谋和虚荣的深思熟虑,同时表达了对真实、自由和高尚品质的向往。这首诗词在揭示社会弊病的同时,也反映了刘基对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

《感怀二十四首》刘基 拼音读音参考


gǎn huái èr shí sì shǒu
感怀二十四首

yǒu chí liù jīng, piān piān xī rù qín.
⊥有持六经,翩翩西入秦。
yì guān dú yì zhuàng, tán shé kōng lún qūn.
衣冠独异状,谈舌空轮囷。
xiàn nà jìng hé bǔ, fén kēng huò shuí yīn.
献纳竟何补,焚坑祸谁因。
áng áng cǎi zhī shì, jiǎo jiǎo dǎo hǎi rén.
昂昂采芝士,矫矫蹈海人。
lóng xiāng jiǔ yuān wài, qǐ fù tàn huò lín.
龙骧九渊外,岂复叹获麟。

“焚坑祸谁因”平仄韵脚


拼音:fén kēng huò shuí yīn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网友评论



刘基

刘基头像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